连通理想与现实——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透视

大禹治水,成于堵疏结合。

解决中国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同样离不开类似的经验。

关于中国经济的一个基本判断是,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然而,在令国人自豪的GDP增长率后面,隐藏着一个被大多数人忽略的尴尬事实:中国的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以2003年为例,中国的GDP仅占世界的4%,却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同时,中国水资源短缺、消耗量大、利用效率低;污染物排放强度高,污染呈现出加重趋势。

2004年,电荒席卷中国,随之而来的是对石油供给的担忧。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的煤炭被生产出来,即使矿难频发,即使生态惨遭破坏;大量的火电厂纷纷上马,不顾1/3国土面积酸雨污染严重的严峻现实。勇于实践的经济巨人们,一再重申他们朴素的理由:因为不够,所以必须增加。

有识之士奔走疾呼:节约、提高效率、清洁生产、循环经济。

在所有这些声音中,有一个词语幸运地获得了足够的话语权———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要义在于,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和最小的污染物排放,换取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循环经济是有史以来最激动人心的经济发展载体,她无疑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毫无疑问,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横亘着太多的障碍。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技术上是否可行;二是经济上是否划算。由此派生出来的问题是政策法规如何设计。

世上本没有路,连通理想与现实,惟有实践。

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启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试点工作,循环经济在中国生根发芽。

2004年7月28~29日在天津召开的“国家环保总局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经验交流会”,则成为全面总结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的标志性事件。

从已有的实践来看,我国循环经济的推进更加注重从发展的源头入手,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共赢”。主要的模式是“三加一”模式(三个循环加一个产业),即在企业层面开展清洁生产,建立资源循环型企业;在工业园和企业群层面建立生态工业园,实现企业间物质和废物的循环利用、能源的高效利用;在城市和区域层面建设废物回收、再循环和再利用体系,开展绿色消费,建立循环型社会;同时建立废旧资源再生利用产业(静脉产业)。我国建设生态省(市、县)、生态工业园区,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环境友好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都是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积极探索。

尽管从理论到实践都在稳步推进,但国家环保总局最关心的是,中国在推进循环经济过程中还面临五大制约因素:认识不足,宣传不够,试点、示范工作不够深入,政策法规体系远未形成,科学研究有待加强。

经过认真总结经验、检讨不足,国家环保总局提出,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法律规范、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运行机制。

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在以前高物耗、高能耗、重污染的制糖、造纸、煤电、化工等行业和工业企业集中地区进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试点的基础上,又批准了抚顺矿业集团生态工业园区和贵阳开阳县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同时,将生态工业理论引入到工业门类齐全、经济综合性强的各类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批准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试点。在循环经济试点方面,继辽宁、贵阳两个循环经济示范省市后,盘锦、日照、义马市又成为行政区域全面推行循环经济的试点。2004年,一批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的兴起受到群众欢迎,广大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高涨,循环经济意识提高。

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进一步加强了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目前,已初步完成国外循环经济发展法律法规研究,提出了生态工业园区和省、市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的评价指标,并在清洁生产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的突破。

国家环保总局还要求将循环经济理念贯彻落实到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等各项环境管理制度中。通过严格限制新上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项目,加快淘汰落后工艺、设备、技术,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实践。2004年,宁波北仑区开发区区域环评、电力行业、造纸行业规划环评及宁夏煤电基地等大企业集团规划环评的编制工作便是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完成。

对循环经济工作的重视还体现在资金支持上。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在中央集中的第一批排污费资金中,安排补助资金5346万元用于组织合成氨行业污水零排放工艺改造,重点支持了13家氮肥厂进行工艺改造。

此外,为将循环经济理念落实在资源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中,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法》中添加了体现推行循环经济和生产者责任延伸等相关内容。而首部地方性循环经济法规———《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2004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则标志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我们远没有生活在一个丰裕的世界上,也永远不可能有一个丰裕的世界供我们挥霍。“因为不够,所以必须增加”的理论并不符合我们生存于其间的现实世界。发展循环经济并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而是一种必然选择,我们有理由为之抛洒激情、奋斗到底。(宗建树 方芳)

《中国环境报》2005年1月31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