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看禁牧:禁牧使草原走进新的生态时代

在昔日生态恶化最严重的宁夏中部干旱带上行进,过去满眼黄色的大地几乎换成了野草密布的广袤草原。这里已从"黄土露于野,千里无绿草"变成了"风吹草低无牛羊"的盛景。

据宁夏农牧厅介绍,宁夏全区3480万亩草原禁牧后,380多万只羊实行舍饲圈养,草原生态得到了极大改善。据对不同类型草原观测,干草原植被覆盖度增加了50%,荒漠草原增加了30%,草原化荒漠增加了25%,单位面积草原产草量增加了3-5倍,一些近乎灭绝的草灌植物死而复生。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大西北及内蒙古自治区时常可见因"三滥"(滥垦、滥牧、滥樵)而沙化的土地,但禁牧地区的草、灌植被覆盖度却高达40%以上,无沙化之虞。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恒生说:"西北饲养业的主体是羊,年存栏1亿多只,而牛仅500万头。羊在西北的生产和生活中具有特殊的位置,但它登山走坡,如履平地,食性广泛,连啃带刨,又是破坏生态环境的祸首。如果管不住羊的嘴巴和蹄子,改善西北的生态环境就会落空。"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地区管住了羊的嘴巴和蹄子,西北各地但凡封山禁牧一年以上的地方,无不展现出植被迅速恢复的喜人景象。

禁牧成为西北畜牧业调整结构的一个重要契机和突破口。它终结了传统牧业的时代,拉开了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帷幕。种草养羊、舍饲养殖正在西部大地普及开来。在毛乌素沙漠腹地,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禁牧后,旗政府加大信贷支持,帮助牧民发展规模化养殖,建设高标准棚圈,多数量养羊,效益十分显著,人均纯收入比禁牧前增加了500元。鄂托克前旗马场井村农民赵金山说:"过去在沙化的草场上放牧感觉没出路,而现在,我看到了过好日子的希望。"

在宁夏银川平原,一个种羊育种中心——种羊繁殖场——-农户舍饲-——饲料基地建设的农区养羊系统正在悄然兴起。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种羊繁殖场已有百余个,饲用玉米亩产逾千斤,苜蓿种植面积和草业迅速扩展,羊产品加工和综合开发方兴未艾。据当地的试验,舍饲羊均收入较放养高出4.4倍。改羊的放养为舍饲实现了生态生产双赢。

越来越多的西部农牧民已改变了"农业种粮、牧业放羊"的旧观念,树立了"为养而种,为卖而养"的新观念,人们称之为畜牧业继游牧到定居之后的"二次革命"。中国工程院院士、草原学会学术委员会首席专家任继周认为,退牧封育和羊的舍饲从源头和面上解决了草地退化和沙化问题。

(记者黄会清、朱建军、石志勇)

新华网 2004年12月8日


禁牧措施正使宁夏的村庄重新找回水草丰美
禁牧造林改观北京环境 褐马鸡成群现灵山
东沙村里看禁牧
河北全省禁牧半年:牧羊人常见 马牛羊“获释”
牛羊尽快"下山"
宁夏将实行草原禁牧封育
锡林郭勒盟1.62亿亩草场实施春季休牧
宁夏“五一”前全面禁牧 封山圈养工作进展顺利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