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非典、抓经济双管齐下

    因势利导调整政策

    时事社北京5月11日电 题:中国政府转变政策——既重视非典型肺炎又重视经济增长

    在非典型肺炎感染者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中国政府进行了政策转变,从最优先考虑非典型肺炎防治向同时也要考虑到经济增长的方向转变。中国政府作出政策转变的背景是因为国内外经济学家相继作出了悲观预测,认为“非典”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率下降1至2个百分点,中国政府有了危机感。

    本月7日温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好防治非典型肺炎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型肺炎这件大事,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努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此外,中国政府还公布了八项紧急经济对策,其中包括对民航、旅游、餐饮、商贸、出租车等受影响较大的行业,采取优惠政策等措施,促进出口和直接投资,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扩大消费等。会议提出,必须实现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使经济增长率达到7%左右。

    中国1月至3月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9.9%。但是,瑞士的投资银行部门预测,4月至6月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降至4.9%。而且还有预测认为,从全年情况看,虽然在非典型肺炎疫情结束后会出现消费反弹和医药品的新需求等有利因素,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大大低于去年的8%,为6%左右。

    北京的金融人士指出,如果疫情长期化,而又没有早期努力的话,即便是下半年以后经济真正恢复,也将难以实现有效的经济增长。

    加大投入减少损失

    日本《产经新闻》5月12日报道 题:“非典”影响经济,中国发行特别国债

    “非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明显,中国政府既重视“非典”,也重视经济对策,决定随时发行特别国债。11日新华社报道说:必须有信心,但也不能盲目乐观。党的领导人也把这次的“非典”看成是继亚洲金融危机和长江发大水后的又一次国难,准备从经济对策上全力应对。

    国务院7日召开的常务会议承认“非典”对经济有影响,确认了保护农业生产、扩大内需、扩大和加速公共事业投资等重视经济的方针。在过去的一个月内,共投入50亿元人民币建设医院以及对“非典”进行研究和治疗。

    为阻止“非典”向农村蔓延,国务院决定在已拨出的15.5亿元人民币的医疗网建设费的基础上,再发行8亿元人民币的国债,并且今后还将随时发行特别国债其方针是,通过对抗“非典”的公共事业投资刺激经济,把损失控制在最小限度。

    受到影响最大的是旅游、餐饮、运输等服务业,政府对这些行业采取减免税和增加贷款等措施。另一方面,禁止受“非典”感染严重地区的企业随便解雇人员,想以此制止失业率上升。

    亚洲开发银行9日发表测算结果说,亚洲(除日本和北朝鲜)因“非典”受到的损失超过3万亿日元。多数中国经济问题专家认为,中国因“非典”受到的损失不会比长江发洪水时大。

    积极表现赢得赞扬

    法新社北京5月11日电 题:在“非典”问题上,世界对中国大加赞扬、慷慨解囊,而没有横加指责

    在中国奋力抗击“非典”之际,外国政府对中国大加赞扬,纷纷解囊。分析家们指出,这反映了外国政府对于北京显然已决心坦然面对这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问题感到宽慰,同时也表明它们一向不愿对中国太苛刻。

    世界领导人,从古巴的卡斯特罗到美国总统布什,都已经表示支持中国的抗“非典”行动,对其最初反应迟钝却只字不提。

    在外国人欢迎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透明性的同时,援助也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海内外公司、个人和外国政府已经捐助7500多万美元,来帮助中国抗击“非典”,其中包括德国提供的1000万欧元资金,而英国政府已经承诺捐款500万美元。

    总部设在华盛顿的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中国问题专家安德鲁·汤普森说:“从国际社会的观点来看,不断批评不会有积极的作用和成效。在‘非典’问题上对中国强硬苛求于事无补。”

    正因为外国决策者对中国最终决定正视现实、直面“非典”灾难感到满意,外界对中国的态度也变得温和起来。香港城市大学的中国问题观察家郑于硕说:“外交界对于中国新领导人针对国际批评作出的反应表示赞赏。”

    与此同时,人们感到中国政府能够有效地控制疫情,因为它拥有巨大的人力物力。郑于硕说:“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一旦高度重视一个问题,就能够取得很大成效。”

    ——参考消息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