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兴起为清朝翻案风

    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界出现了一股“国学热”,随之而来的是寻根意识在哲学界、文学界、文化界乃至史学界的勃然兴起。

    由于清朝是最接近当代的封建王朝,因此所谓的寻根意识主要是针对清朝。各界对清朝的学术、经济、政治等等展开了全面的讨论,令人叹为观止。

    小说带动清史热潮

    对比其他学术领域而言,文学的社会影响力比较大。小说家唐浩明的历史小说《曾国藩》三部曲(《血祭》、《野焚》、《黑雨》)是较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 作者以全新的角度客观地评价百年来极具争议性的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还受到了高层的重视。

    另一名小说家二月河,则推出著名的历史小说《康熙皇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三部曲。比较唐浩明而言,二月河的社会影响力更大,因为其中的两部(即《康熙》与《雍正》)已经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影响到了数以亿计的电视观众。

    在这股热潮的带动下,中国也开始重视清末名人的“历史遗产”。1997年,内蒙古科左后旗投资人民币300万元兴建了博王府博物馆,纪念清末名将蒙古郡王僧格林沁;2001年,国家文物局批准曾国藩湖南故居藏书楼“富厚堂”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昨天,合肥市政府投资近千万元人民币修缮的李鸿章享堂正式对外开放。

    这一系列的工程,恐怕不单单是为了搞旅游创汇,其背后应有更复杂的因素,包括文化因素和历史因素。

    另一项值得注意的大事是,从民国以来就为史学界倡议多年的《清史》编撰工程,终于在今年初获得中国官方的正式支持,由副总理李岚清出面肯定。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76岁的戴逸教授被委任为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根据戴逸初步设想,编纂清史工程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主体工程,即约为3000万字的清史;二是基础工程,即搜集整理出版清代档案文献。

    这项工程非常浩大,估计须要十年才能完成。

    评价慈禧是关键

    在“官修清史” 尘埃落定的前后,如何评价清朝人物,尤其是晚清人物,也成为中国史学界的争议重点。

    晚清中国的政治核心人物是慈禧太后。可以说,如何看待清末历史,慈禧太后的评价是个关键。

    各种观点中,辽宁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徐彻的看法比较“前卫”。他在《慈禧的第一次垂帘》文中,给予西太后比较正面评价,称她是“敢作敢为的女子”。

    与此同时,清末八旗兵是否真的“腐败不堪”也成讨论热点。最近,北大历史系的一名学生在“满族文化论坛”发表题为《一个汉族学生对满族的看法》,驳斥了多年以来认为八旗兵将在洋人面前不堪一击的历史成见,为八旗兵“昭雪沉冤”。

    文章说,“在两次鸦片战争中,97%的敌军是被满蒙八旗军队所歼灭的,这个是历史事实。直到今天大英帝国战争博物馆依然用赞扬的文字书写着镇江满洲士兵勇敢和绿营兵临阵脱逃的无能,连恩格斯都为满洲人的大无畏所感动而赞誉有嘉。”

    恩格斯曾在《英军对华新远征》一文中写道:“假如英军到处都遇到镇江那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央视为李鸿章“变脸” 引起公众热烈讨论

    在一般中国人的眼里,李鸿章(1823—1901)向来是个不折不扣的“卖国贼”,但中国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却把他刻画成一个忧国忧民、正义凛然的爱国者。李鸿章究竟是卖国贼还是爱国者成为人们争论的热点话题。

    在防治沙斯(SARS)成为中国社会头等大事的大背景下,中央电视台4月12日开播的59集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仍然引起了大批观众的兴趣,因为这部电视剧“颠覆”了人们对李鸿章、慈禧太后以及袁世凯等历史人物的固有观念。

    《走向共和》描述的是1894中日甲午战争到1914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这段历史。剧中出现了李鸿章、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等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

    在1949年后出版的中国史书中,李鸿章的主要罪状包括:壮年时率军镇压过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晚年时先同日本签署《马关条约》、又同八国联军签署《辛丑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几十年来,李鸿章的卖国恶名直追南宋时害死抗金名将岳飞的秦桧。

    引起公众热烈讨论

    不料,在《走向共和》剧中,李鸿章一反往昔昏庸无能、卖国求荣的汉奸嘴脸,而是以老成谋国、智勇双全的形象闪亮登场:他高瞻远瞩,劝说朝廷在实力不够时应避免和日本开战;他一心为公,要从为慈禧太后祝寿的经费中抠出银两给北洋水师买炮弹;他忍辱负重,在战争失败后甘愿承受千古骂名去签定和约并竭尽所能减少中国的损失……屏幕上的李鸿章哪里还有卖国的影子?他完全成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者。

    李鸿章在屏幕上突然“变脸”,引起公众的热烈讨论。赞美者说这是“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反对者说这是“为汉奸涂脂抹粉”。

    有人指责中央电视台为李鸿章平反是“哗众取宠,为提高收视率故作惊人之举”。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孟彦弘在接受本报访问时说,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中国历史人物被“脸谱化”的现象确实存在,李鸿章就长期被戴上了“卖国贼”的帽子。但是,“如果为了标新立异就把他描述成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者,恐怕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值得注意的是,《走向共和》是由中央电视台等单位经过近四年的筹划拍摄而成,并且在央视一套节目黄金时段隆重播出。该时段向来以播出“宏扬主旋律”的电视剧为主,《走向共和》虽然也被列为“主旋律题材”,但它对李鸿章等“反面人物”进行如此大胆的“正面描述”,确实让人惊讶。

    袁世凯也有新形象

    不论《走向共和》出台的背后是否有“故事”,李鸿章一下子从“卖国贼”变成了“爱国者”,让不少人大跌眼镜,而由此引起的争论似乎仅仅是开始,因为,据说“窃国大盗”袁世凯在这部电视剧中也有“新的形象”。

     (联合早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