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旧日风格重获钟爱

    美国《新闻周刊》2003年4月28日一期文章:本土风格成为中国人的时尚新口味(作者:亚历山德拉·A·塞诺/Alexandra A. Seno)

    原文内容提要:中国消费者早就不再对西方的东西盲目崇拜了,他们的品味正在悄然改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中国风格的商品在国外要比在中国国内更受欢迎。从温哥华到维也纳,大小商店的店主们对红漆家具、丝绸织品以及景泰蓝瓷器等商品爱不释手、如获至宝。

    但是中国的中产阶层却仍在以"西方"风格为"时尚追求":他们更愿意住在以"Bel-Air"(贝尔-艾尔,美国洛杉矶高级住宅区)或是"Long Beach"(长滩,美国加州度假胜地)命名的公寓,喜欢挎着"Gucci"(古奇)的钱包,还喜欢用Ikea(宜家公司)最新款式的家具。

    "当你总是和中国打交道时,你对事物的看法就会变得与众不同。在中国,他们喜欢现代的东西、西方的东西--总而言之,只要不是中国的就行。"生活顾问路易斯·郭说,他有很多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客户。

    但是如今的中国社会瞬息万变。随着中国的古代宫廷服装在米兰服装节上独领风骚,而中国的古董在纽约的家居时尚界风靡一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热爱具有本土特色的风格时尚,尽管这曾经被认为是庸俗和过时的。这种新的流行趋势是中国高速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尤其是那些年轻人,他们自小便看惯了洋品洋货,他们也从未经历过满眼墨绿色军装的时代,他们是如今国产货最热情的拥趸。

    现在,越来越多的香港以及内地大城市的设计师开始迎合消费者的上述心理,改变之前千篇一律的设计风格。一些人还找到了一条捷径:将中国的传统风格与现代的实用主义相嫁接。新加坡设计师郭春(音)的连锁时尚店以中国风格的家居用具为主要商品,实现了迅速的扩展,其中一款被制作成旗袍形状的陶瓷花瓶售价达30美元。

    郭先生在上海的"新天地"有一家连锁店,在这个四周满是修复的上海古建筑的购物中心,郭先生的店要面对众多本地时尚店的竞争,但是,那款"旗袍"花瓶成了最畅销的商品之一。"年老的中国人对我们的东西不屑一顾,"郭先生说,"对于他们来说,我们的商品是对各种纯粹艺术风格的亵渎。我们所看重的是新一代的年轻人:那些年轻、富足、以自己为中心的消费者。"

    早年求学于伦敦的建筑师道格拉斯·杨是香港品牌"G.O.D."的创始人,他恰到好处地抓住了人们的怀旧情怀,如今的香港人向往没有那么多玻璃以及合金的大发展时代。杨先生制作各种各样的印有"油麻地"图案的提包和箱子,这种箱子如今供不应求,顾客们常常要等上几周才能够得到售价为50美元的"油麻地"信箱。

    杨先生相信,如今已经到了中国风格成熟完善、大行其道的时候了,尤其是出自中国设计师之手的时尚风格。"一些西方人对于中国风格的诠释只不过是对我们文化的一种拙劣的模仿而已,"他说,"这种行为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失礼。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不只是加上一条龙那么简单。"

    有些人认为,中国风格的大行其道是源于迫切的市场需求。香港人正在极力寻找这块土地发展繁荣历史时期的感觉,这种心理造就了类似于"MayMay King"之流的时尚小店的成功,这个小店专门出售用风靡一时的中国丝织品制作而成的玩具、挂饰、服装等等。埃里克·莫的"楼上工作室"则采用了亚洲久负盛名的黑檀木作为室内装饰,摆设了清洁简明而且具有明代遗风的组合家具。

    甚至是"上海滩"这种专门向西方人出售中国特色商品的公司,都开始对内地市场垂涎欲滴。下个月,该公司将在上海一条最繁华的商业街上开办连锁店。"我们必须做到标新立异,"该公司的创意总监乔安妮·欧说,"我们不想被人家仅仅看作是另一个卖旗袍的商店而已。"

    "上海滩"的风格可以被形容为"中西合璧":现代风格与中国特色的融合,或者说是用欧洲上好的丝织品做成的中国传统服装。这个创立于香港而目前由瑞士Richemont集团拥有的服装品牌,如今被人认为已经是少于奢华、而多于实用了。它的西方烙印只不过存在于它的宣传广告中。

    时尚界的专家说,这样牵强的关联很快就会变得毫无必要。"时尚就是时尚,"郭先生说,"不久之后,中国人便会渴望得到回归。毫无疑问,中国人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遗产有着巨大的自豪感。"同样毫无疑问的是,渴望由此而介入的设计公司不在少数。

    中国网2003年5月1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