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专题:西学东渐下的中国(增补)

    (编者按:晚清以来,西学东渐,中国在经过长期、痛苦的碰撞和磨合后,其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等诸方面缓慢地变动了,这个历千年之久而未能有本质变化的古老文明终于在外力的推动下启动起现代化进程。期间,中国社会的变迁之大是惊人的,大至国家之制度、公众之权利,小至我们身边难以察觉的小事,如电灯、如我们的语言……这些变化可能在当时曾经引起过人们或惊叹或恐惧的大反应,然而在现在人眼中又如何呢?惯性的作用,使得我们对事物往往抱以“不知魏晋,无论秦汉”的超然态度。)

    一、不得不提起的一些人物:

    几名影响中国历史的外国人

    影响中国20世纪的百位外国人

    二、耻辱,同时也是变迁之起因:

    鸦片战争开始

    北洋舰队之沉没

    顽固派的宣战

    三、科学精神之兴起:

    所谓科学即西方近代科学,中国古代是没有科学的(科学是根据自然现象,依照逻辑方法发现其关系法则的有系统的知识。用这个定义来衡量,那些片段的发明比如我国火药和指南针、偶然的发现比如人类的用火和空虚的思想比如玄学、哲学、经学,都不能算作科学。——任鸿隽),这一论点引起了争论,甚至1个世纪之后,这种争论还在继续。事实是长期以来,中国人在科学上的成绩,不过是翻译或编译了一些专门的科技书,还没有做出像样的发明和创造。何以如此?任鸿隽认为,除了社会制度上的原因之外,还因为中国人还不了解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

    百年科学思想史考察

    人物:任鸿隽的科学救国梦

    争鸣: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需要移植“整个科学”

    四、政治之变迁

    开眼看世界与晚清驻外公使派遣

    大清朝外交部的成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议会

    五、文化教育之变迁

    中国学生第一次走出国门

    女大学生生活出现变化

    京师大学堂打开西学之门

    师范教育

    平民教育

    六、思想学术之变迁:

    以斯坦因为代表的西方探险家、学者,在世纪初所推动建立的新的学术领域,竟然成为中国近代学术的源头之一……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陈寅恪

    学界的“斯坦因屈辱情结”

    从士到知识分子

    早期现代化中的公共领域

    新学术史的建构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西农学的交汇

    七、风俗、物质生活之变迁:

    追悼会之引进

    上海第一盏灯点亮

    张园与晚清上海社会

    现代广告的兴起

    早期的时装表演秀

    八、女性之独立:

    现代女学从无到有

    秋瑾和中国女报

    九、早期的中西接触;外国的观察

    1896年李鸿章接受美国记者采访录

    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选

    十、日本之于中国发生的“西学东渐”

    通过日本认识西方的梁启超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问题

    十一、留学生之于中国发生的“西学东渐”

    十代中国学生百年接力留学潮

    李鸿章幕府的“留洋帮”

    留学生和现代大学理念

    十二、西学东渐和民变及其它

    几乎可以说是被强迫启动起来的西学东渐进程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等方方面面,并由此引起新旧观念的碰撞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因而导致社会矛盾迅速激化,各地民变风起。反映出该时期急剧的社会动荡与变迁,同时也显现出民众在变革时期的复杂心态。

    请看:清末新政与民变浅谈

    “废历风波”始末

    十二、反思“西学东渐”:

    关于西学与中学的讨论:以诠释学为话题

    打破欧美“东方学”的霸权话语体系 建构中国“东方学”

    附:

    “西学东渐”前的“东学西渐”

    中国网域外评说频道策划 2003年01月31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