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失衡和高油价双重威胁下世界经济与中国

各国经济表现差异明显

在经历了2004年的高速增长之后,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回落。根据IMF在9月份的预测,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从2004年的5.1%降至4.3%。虽然IMF在12月份表示将调高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但估计很难超过4.6%。在全球经济失衡和高油价的双重冲击下,世界经济取得这样的增长速度,并且全球经济没有出现大的动荡和危机,已经超出了很多学者和官员的预期。根据IMF等国际经济组织的研究,世界经济能够在全球性失衡和高油价的环境中平稳地走过2005年,主要得益于各国审慎且合适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宽松的国际金融环境和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改善。


在世界经济整体保持较高增长的同时,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差异。美国在高油价和高赤字的条件下,通过美联储审慎的加息措施抑制通货膨胀、吸引外部资金持续流入,美元在2005年以前的贬值效应逐步发挥出来,推动了美国出口的增长;“卡特里娜”飓风以后,美国财政支出增加。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得美国在财政和贸易双赤字条件保持了物价稳定和经济平稳增长。欧元区国家依然受制于内部结构性问题和财政政策冲突,经济增长乏力;虽然过去几年中欧元对美元的升值则有助于欧元区国家出口的增加和实现既定的通货膨胀目标,但是2005年油价持续上涨以及欧元对美元的贬值,给欧元区经济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不仅影响消费和投资的信心,也带来了极大的通胀压力。这使得欧元区的货币政策更加难以抉择。日本通过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逐步摆脱通货紧缩的困境,日元币值走低也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出口。这有助于日本在物价水平继续下跌的情况下,保持整体经济较好的增长势头。中国通过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整,成功地抑制了经济过热问题,内需和出口的增长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整体性失衡问题严重

过去几年中,美国的贸易逆差以及全球性经济失衡现象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2005年中,人们所关注的全球经济失衡的潜在威胁没有转变成现实,没有出现大的金融动荡甚至是全球经济崩溃。然而,在历经了美元持续贬值、人民币汇率调整以及各国经济政策调整以后,美国的贸易逆差和全球性经济失衡依然未能走上人们所期待的调整之路。

美元及相关国家货币汇率的调整,已经对美国的出口产生积极影响。2003年以来,美国的出口持续增长,2004年和2005年美国的出口增长率分别为8.4%和8.2%。与此同时,美国进口的增长速度显著降低,从2004年的10.7%降至2005年的6.6%。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整各国的储蓄行为和财政收支政策,成为调整美国外部失衡和全球性失衡的关键。

进入2005年,虽然面对美国贸易逆差和全球性经济失衡的潜在风险,但美元却一改过去几年的下跌势头,对日元和欧元等主要货币开始升值。这是因为亚洲中央银行大量购进美元,导致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大量流入美国。同时由于美国经济形势良好,美国资产对私人投资者仍然有相当的吸引力,私人资本回流美国。这种情况将进一步加剧世界经济失衡及调整的风险。官方储备和私人资本的大量流入会阻碍美元的调整;同时大量外部资金的流入,也不利于美国国内储蓄行为和财政收支政策的调整。

潜在的风险

2005年,世界石油价格持续攀升,给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整体的运行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从世界石油的整体供求来看,由于近年来石油需求的急剧增加,产能和需求之间的差额逐步减小。2004年以后,每日供求差额不足200万桶。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那些依赖于石油进口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快速增长,进一步强化了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期。在另一个方面,石油供给的弹性不足。这成为推动石油价格在2005年近一年上涨的主要原因。“卡特里娜”飓风和“丽塔”飓风对世界石油供求产生短期冲击,进一步推动了石油价格的上升。2005年6月,世界市场的石油价格突破60美元每桶,8月份更是突破了70美元的大关。

到目前为止,世界石油价格的上升并没有对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过大的负面冲击,或者,至少可以说,石油价格高涨的负面影响在目前并没有全部显示出来。世界经济之所以能够在2005年成功应对石油价格的冲击,得益于如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反应。首先是增加能源产业的投资,提高石油开采能力,推动节约石油和替代性能源的投资,增加石油的储备;其次是通过审慎的货币政策稳定通货膨胀预期,避免石油价格变化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得世界经济在2005年避免石油价格上升的负面影响。但是,如果高油价持续维持下去,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将调整自己的供求行为,导致工资和物价上升,进而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那些依赖于石油进口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持续的油价将导致其国际收支恶化,可能引发严重的国际收支危机,甚至是整体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中国经济面临诸多风险

2005年中国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同时由于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逐步生效,通胀压力得到控制。据预测,全年GDP增长速度达到9.4%左右,全年的通货膨胀率在3%以下。这就使得人们在年初最担忧的中国经济下滑和通货膨胀上升问题,并没有变成现实。中国经济在面对全球性经济失衡、房产价格泡沫、石油价格冲击、人民币汇率制度调整压力等众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平稳增长。

在中国良好的增长态势的背后,也蕴藏着众多矛盾和风险。年初为了应对投资过热所引发的通货膨胀问题,中国开始实施全面的宏观调控,包括紧缩货币政策、压缩投资、调整财政支出行为。这些政策调整已经发挥实际的作用。但是截至11月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仍然高达27.8%,与2004年相比只回落了1.1个百分点。投资增长率的居高不下使得中国经济在短期内无法摆脱通货膨胀的威胁,鉴于国内金融体系的现实问题和2006年金融业的全面开放,通货膨胀压力一旦变成现实,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增长都将遇到严重挑战。

2005年7月份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调整,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更多反应市场供求力量的汇率形成机制。汇率制度的调整,一方面减缓了外部对人民币汇率施加的压力和针对众多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也没有对国内实体经济部门和金融体系产生过大的冲击。但是由于2005年世界经济整体性失衡现象依然严重,加之中国的贸易顺差继续扩大,国际上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施加的调整压力很快将重新加剧,要求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呼声也将变得更大。由此而引发的外汇和资本账户管理体制调整,将考验中国的决策部门和金融部门。而在全球失衡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的贸易顺差继续扩大,也将引发更严重的贸易摩擦和冲突,并引发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增长战略和增长模式的非议。

随着2006年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国际金融市场在过去几年中所出现的“追逐风险”的现象,将对中国的金融市场产生压力。由于过去几年中国际金融市场一直处于相对宽松的状况,利差不断缩小,追逐高收益的投机性资金必然随着中国金融开放步伐的加快而找到更多的进入中国市场的途径。这将对中国未来的金融稳定性和货币稳定性施加更大的压力,并可能压缩货币当局在未来的政策调整空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