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叶兆言用“背叛”挑战爱情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10 月13 日 | 文章来源:新闻午报

“我写的所有小说,都可称为‘爱情小说’,但每个故事切入爱情的角度却不同。我的新作《别人的爱情》以‘背叛’为主题,描写了单向的爱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著名作家叶兆言对《别人的爱情》,说出了以上感言。作为一个高产作家,叶兆言继《1937年的爱情》、《我们的心多么顽固》等从各个角度描述爱情的小说后,再一次接近了“爱情”这个主题,他表示还将继续对“爱”发起挑战。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

叶兆言表示,写小说的人都想去写一些永恒的东西,爱情便是其中之一。“我的写作就是全力以赴地去探讨人类面临的爱情问题,将现在、过去、过去的过去这几个不同时空中的爱情,塞进同一口锅炉里燃烧,重新煅炼。”《别人的爱情》写的就是包括古典爱情在内的三个时空、三个年代的爱情。

“背叛”是爱的物证

描写爱情可以从多种角度切入,可以用“生”、用“死”、用“战争”。叶兆言之前写的《1937年的爱情》,就是用“战争”和“生死”来衬托爱情,“从战争的角度来看,爱情很渺小;从爱情的角度来看,战争也很渺小。再强大、再残酷的战争总有终结,而爱情却是永恒的。”叶兆言告诉记者,在《别人的爱情》一书中所有的爱情都是单向的,“全都是‘你爱我,我不爱你’这样的情感”。他用“爱情本身就包含的元素——背叛”作为切入点,描写了这类“单向的爱情”。小说真正的主人公不是女导演钟秋,也不是大学教授过路,更不是他们身边的任何人,而是“爱”。

“一个人有了爱才会充实,真心实意地爱一个人又不需要回报,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情。”所以叶兆言在书中没有写两情相悦的爱情,而是加深力度去写“爱别人,而别人并不爱自己”的感情。更极端的是,当这种单向的爱遭遇背叛的时候,却仍能坚守自己的情感,“钟秋母亲对杨如盛的爱就是一种典型。”

叶兆言说:“爱的故事注定是非常美丽的,爱无处不在,像阳光一样,不考虑任何回报地奉献温暖。在爱的直射下,爱的阴暗面,诸如背叛、欺骗,不仅不能损害爱的光辉,却恰恰相反地成了爱的物证。”

灵感来自苏州评弹

叶兆言坦承,《别人的爱情》灵感来自于苏州弹词《情探》。身为叶圣陶的后人,生长于江苏的叶兆言,从小在吴侬软语的环境中长大,酷爱苏州评弹。弹词名家徐丽仙的一曲《情探》,是老故事《王魁负桂英》中的一折,是叶兆言极其喜爱的弹词曲目之一。“梨花落,杏花开,桃花谢,春已归,花谢春归郎不归。奴是梦绕长安千百遍,一回欢笑一回悲,终宵哭醒在罗帏……”听得多了,叶兆言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遭遇背叛的爱情,一定会发生传统故事中“勾魂索命”的结局吗?于是,他渐渐萌生出写一部关于“单向爱情”小说的想法。在书中,叶兆言也借钟秋手下影视编剧这个写作班子之手,对这个古典爱情进行了现代性诠释。

记者问他是否将继续写爱情题材,叶兆言笑答,应该还会吧,虽然已经从那么多角度进行挖掘过,必须寻找新的角度,但这也未尝不是一种挑战。

链接.《别人的爱情》

大学教师过路在一次选题会上认识了女导演钟秋,钟秋请过路参与她的新电视剧创作,过路因此走进了钟秋家庭两代人的情感世界。钟秋的大哥钟夏因涉嫌经济案件丢了公职,离婚后对照顾自己的下属陶红产生了感情;而钟秋本人的婚姻也有名无实;过路却在参与剧本策划的过程中与女编剧黄文发生了一夜情……

相 关 新 闻
· 叶兆言:苏北水乡的感伤
· 叶兆言:写作就是一场持久战
· 叶兆言:不停地喜欢不停地变
· 叶兆言:写作“爱情马拉松”
· 历史的另一种写法——读叶兆言《没有玻璃的花房》
· 叶兆言:我不愿意说它是自传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