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淹没在咖啡馆中的温情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9 月30 日 | 文章来源:新京报

在维也纳的贝格街,沿着当年弗洛伊德散步的路线行走,路上或许会碰见弗洛伊德的病人或者情人,她们吸着淡淡的雪茄,朝着街边一个个充满布尔乔亚气息的咖啡馆游荡。陈丹燕,怀着温情的迷恋,坐在咖啡馆舒服的丝绒椅子上,幻想着自己成为弗洛伊德的病人,向他诉说自己奇怪的梦幻,那里有轰炸和亲人的去世,那里有自己细腻而神秘的内心世界,那里有对日常生活无尽的好奇……那里有许多许多,层层叠叠的往事、层层叠叠的梦幻,带着普鲁斯特式的淡远的惆怅。

当陈丹燕在新泽西小镇上惟一的一家意大利咖啡馆里,写作长篇小说《纽约假日》,从而实现了在一家异国咖啡馆里写一部小说的心愿后,咖啡馆似乎注定就融进了她的血液。在维也纳那有着华丽拱廊和水晶吊灯的中央咖啡馆里,她想着作曲家马勒、画家克里姆特、作家克劳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想着那个时代维也纳最出色的“劳心者”经常出入这里,想着那些交谈者流露的最先锋的文艺思想,哲学、数学、音乐,客人们只要花上一杯牛奶咖啡的钱,就可以得到一座象牙塔。但在所有的人中,最让人惦念的还是那个心理学家或者精神病者弗洛伊德,这个在她一开始写作时几乎左右了她对自己童年所有探索的男人,一个逝者,一个顽强地活在她心灵世界的逝者。

但一切都迟了。在21世纪,在维也纳那些著名的咖啡馆,一切都变了。那里没有那些为我们廉价缔造象牙塔的伟人们,多了许多南腔北调的手握一本自助旅游指南的旅游者。我们坐在那个时代他们曾经坐过的小圆桌子旁,但他们都已经离开。“咖啡馆与咖啡客之间的关系,是情人的关系,没有那个他,也就没有这个我了。”读着陈丹燕的《迟了》(载《译文》2005年第9期),我们都在想象着这个咖啡馆里曾经存在的弗洛伊德和那些精神世界的伟人们,想着想着,世界已经从精神慢慢变得物欲横流,战争与灾难在争执中悄然爆发。

2003年2月15日凌晨3点,伦敦,亨利无法继续睡觉,他的内心里充满了对世界的关注。“9·11”事件刚刚过去一年半,伊拉克战争马上就要开始了,伦敦人充满了焦虑与恐惧。《伦敦的焦虑》(载《万象》2005年第9期)用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介绍了英国作家伊恩·麦克恩的长篇小说新作《星期六》。小说洋洋洒洒三百页,却只记述了伦敦反战示威的一天。本来是属于休闲的星期六,本来是属于郊外或者咖啡馆的星期六,但一切都变了,生理上、社会上和政治上的暴力与动乱把一切都搅乱了,示威游行与家庭里的暴力让亨利不知所措。小说似一把手术刀,拨动了人到中年的诸多思考,以及关于现代社会一切元素,比如恐怖主义、战争灾难、全球化恶果等,引发的许多茫然和恐惧。它力图告诉我们如何做好人,如何寻求幸福。

与此相比,曾担任英国军情五处女首脑的作家斯特拉·里明顿所写的反恐小说《险情》(载《译林》2005年第9期)却显得惊险有余,韵味不足。情节俗套,语言平平。这样的故事可能不难读,但似乎没有成为经典的迹象。还是看看刊中那些对希勒、惠特曼、叶赛宁或者马尔克斯的评介吧,这些文章会让他们在你内心中的形象更加丰富起来。

恐怖主义或者战争都会带给我们恐惧,但归根到底这种深层次的恐惧来源于另一个世界——死亡。还记得西尔维亚·普拉斯吗?那个诗篇中萦绕着死亡主题的诗人,那个在伦敦的住处打开煤气自杀的美国女子,那个被婚姻的不幸和现实的残酷缠绕的精神病患者。《缪斯也许不会谴责?》(载《读书》2005年第9期)凭借《苦涩的名声——西尔维亚·普拉斯的一生》为我们详细分析了这个诗作流芳、名声扫地的女诗人。抛开缺陷的人格,作为诗人,西尔维亚并未失职。她以“令人不安”的、充满死亡主题的诗句向这个世界表达着自己独有的恐惧,她的一生都是在“缪斯—家庭主妇”之间做困难的选择。西尔维亚去了,但世界的破坏远未停止。伦敦或者世界的其他地方并不缺少维也纳那样的咖啡馆,只是咖啡馆里没有了象牙塔的建造,多了许多短暂的温情和真实的恐惧。

□张明雪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