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京城说“北”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9 月7 日 |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北京人有时说:“给他乐得找不着北了。”意思是说高兴得连“方向”都迷失了,不知道哪边儿是“北”。

有时候,人们真的找不着“北”。异地人找“北”,很正常。奇怪的是,一位好友居京多年,竟然常找不着“北”,自嘲:“一到新地儿就转向。”

其实,北京的“北”甚为分明。

京城街道皆东西、南北走向,斜街极少。整座城市像个巨大的棋盘,分区清晰规整。

早先,甚至连什么人住哪儿,也有“北”。京都俗谚:“东富西贵,南贱北贫。”清代八旗军队在内城驻扎,也极有“北”:两蓝旗在南,两黄旗在北,两白旗在东,两红旗在西。

人们的日常经济活动,也渗透着“北”。老北京说:“东城布帛菽粟,西城马牛柴炭,南城禽鱼花鸟,中城珠玉锦绣。”这话自然是因为“布帛菽粟”经运河进朝阳门出售,内蒙古来的“马牛”、西山和门头沟的“柴炭”入阜成门交易,天桥有鸟市,前门外有珠宝店和绸布店。甚至吃的东西也能分出“北”。要吃细嫩绵软的涮羊肉,得上东城“东来顺”;欲尝精美的清真小炒,须去西城“西来顺”。肉饼要吃“京东”香河的,炸糕要吃“京西”大有庄的……更有趣的是,“横平竖直”的街区格局潜移默化地造就了京畿人的方向感。

北京的文学作品里“方向”鲜明,这或许是京味文学的一个特点。例如《红楼梦》中,黛玉入贾府,先看见的是“街北”的石狮子,继而是“东西角门”,最后由“西角门”入府。行走路线因“北”而步步清晰。老舍的《骆驼祥子》里,祥子被大兵掳去,思谋的只是一件事———“北”:“磨石口是个好地方,往东北可以回西山,往南可以奔长辛店……”写祥子返城,把“北”写得有板有眼,读者完全能按图索骥摸回城中。

“北”渗透到北京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犄角旮旯儿,可以说,北京是渗透着“‘北’文化”的城市。

初来京师,要辨清“北”,有个简单的法儿:若在城里,请记准四个对称的地点:东单、西单,东四、西四。记住这几个路口,就有了标,城里的“北”立马明澈如水。

到了城边,要多记几个“门”。先记牢长安街上的建国门和复兴门,庞大城池的南北大势便了然于胸;再记住遥相呼应的东直门、西直门,去机场、动物园、颐和园、中关村及许多高校,都不在话下了……

但须留意,北京有的“门”不止一个名字。例如正阳门又叫“前门”,地安门也称“后门”。崇文门也叫“哈德门”,朝阳门还叫“齐化门”。城门附近的酒店、餐厅等,喜欢用“门”的别名来命名,记住若干别名,就方便多了。

给外地人指路,别净用北京人习惯的“东西南北”,说“左拐右拐”初来者才易领悟。如今,地铁出口用顺时针的ABCD来标方向,而不用“东西南北”,这或许暗示出北京人延续几百年的“北”的意识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杜永道)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