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才女赵清阁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8 月27 日 | 文章来源:文汇报

《弹花》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创办的第一个文艺刊物,刊名的寓意是:抗战的子弹,开出胜利之花。在创刊号上,主编赵清阁发表了她的新剧本《把枪尖瞄准了敌人》,这位24岁的文弱女子,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早慧少女初展才华

1914年,农历五月初九,信阳学官、举人赵文选的长子赵企韩的第一位千金出世。她就是赵清阁,乳名英儿。

赵清阁五岁丧母,七岁时在外祖母家家塾里开始读书,后转入信阳省立第二女师附小。在附小,蒋光慈夫人宋若瑜教她体育和音乐。宋老师知道小清阁的身世,平时最喜欢她,经常给她讲一些新文学知识,介绍五四以来的新书和杂志。那时的赵清阁已经开始主编班级的墙壁报,由于学习刻苦,她总是跳越升级。

赵清阁初中快毕业那年,父亲和继母商量,让赵清阁与一个有功名的人家订婚,恰巧被放学回家的赵清阁听到。求知欲旺盛、性格孤傲的赵清阁决心离家出走。

赵清阁考入开封艺术高中,成了二年级插班生。校长焦端初是上海美专毕业的,思想开放、进步,并且也喜爱文学。赵清阁发奋苦读,获得了助学金。她一面用心绘画,一面攻读中外文学名著,还写一些诗文抒发自己对家庭和社会制度的不满。1932年,她写了第一个话剧剧本,发表在开封一个报纸的副刊上,剧中人物就是以她的表姐为原型的。表姐被丈夫欺负,毅然出走比利时,剧本鞭挞了当时社会典型的大男子主义。

高中毕业后,她一边教书,一边在河南大学旁听借读,主编报纸副刊。在贫民小学里,她接触到苦难的下层群众和贫苦孤儿,便在报刊上撰文,对贫富悬殊、妇女解放、穷孩子受教育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这种带有稚气的正义行为,触怒了救济院的一些人,她被视为危险分子而遭解雇;报社也向她提出警告,不准再写暴露社会黑暗的文章。她只好离开开封,远走上海,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系二年级,又成为插班生,主攻西画,并学习音乐、乐理。

上海的《女子月刊》是复旦大学教授姚名达和他的夫人黄心勉创办的,是女子书店的刊物。主编黄心勉很同情这位独闯大上海的青年,她常常在《女子月刊》上发表赵清阁的文章;美专教授倪贻德和作家叶灵凤也常常帮助她,向一些报刊推荐赵清阁的文章。赵清阁的名气渐渐大了,经师友介绍,她在天一电影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这就是《明星日报》的宣传工作,月薪20元,基本解决了她的经济问题。她在杜神父路(今永年路)的一条弄堂里,租了一个亭子间住了下来,白天上学,夜晚工作,半工半读。

这一时期,赵清阁认识了洪深、欧阳予倩、左明、应云卫、王莹、陈凝秋、袁牧之等电影、戏剧界的进步人士,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

抗日烽火如火如荼,赵清阁辗转到了南京。1936年8月15日,由她创办并担任主编的《妇女文化》月刊创刊号出版。为《妇女文化》写稿的主要是各界进步妇女和青年。“七七事变”和“八一三”相继爆发,日军长驱直入,赵清阁在反复思考后,来到了武汉。

锦心《弹花》

一到武汉,赵清阁就融入抗日的洪流之中。她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1938年3月15日,她为华中图书公司主编的《弹花》文艺月刊创刊。《弹花》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创办的第一个文艺刊物,刊名的寓意是:抗战的子弹,开出胜利之花。在创刊号上赵清阁发表了她的新剧本《把枪尖瞄准了敌人》,这位24岁的文弱女子,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那时,赵清阁穿着京沪一带流行的时髦短装,短头发,潇洒大方,十分健谈。有男性的健美,又有女性的温柔,这是赵清阁留给当时在武汉主编《文艺战线》旬刊的胡绍轩的印象。1936年,赵清阁在南京主编《妇女文化》时,曾向胡绍轩约稿,胡也向她约过稿,交往颇深。1938年2月,胡绍轩为了给《文艺》月刊组稿,曾在武昌粮道街一家酒楼里订了两桌酒席,宴请十余位作家和诗人,其中有老舍、郁达夫和赵清阁等。

在创刊号上,刚到武汉不久的老舍撰写的《我们携起手来》,说出了《弹花》的宗旨,也吐露出许多作家、文艺家的心声。他说:“什么伟大不伟大,什么美好不美好,诚心用笔当作武器的,便是伟大;能打动人心而保住江山的,便是美好。”在《弹花》第二期上还发表了郭沫若的讲稿《女子是人类<好的一半>》,应云卫的论文《战斗的戏剧》,锡金的诗《伟大的开始》,陆志庠的漫画《敌人往哪里去》,吕骥的《军火船插曲》,还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告世界的文艺家宣言》等。此后,丁玲、左明、安娥、穆木天、金满城、谷剑尘、卢冀野、魏猛克、王莹等也纷纷投稿加盟。

《弹花》在武汉出版了五期,由于战事紧张,印刷困难,无法按期出版。从武汉撤退到重庆后,《弹花》就由月刊变成了双月刊。由于《弹花》销路不畅,当时投资办刊的唐性天,不愿再办下去了。他和赵清阁商量,请她主编一套“弹花文艺丛书”,赵清阁同意了。但赵清阁不愿意放弃苦心经营的刊物《弹花》,她决定自己来办。此时,赵清阁被教育部聘为中小学教科书特约编委,陈立夫是教育部部长,顾一樵是政务次长,张道藩是常务次长,她通过努力征得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国画家顾树森的帮助,很快取得了政府给予的办刊津贴。于是从第二卷第五期起,《弹花》由赵清阁自办复刊,又陆续出版了十期。此时赵清阁和教育部编印的《学生之友》发生了争论,其原因是《学生之友》指责学生思想左倾,引起赵清阁的反感,她化名“铁公”撰文抨击,遂开罪官方,于是官方资助被取消,刊物也只好停办了。郭沫若曾写诗赞此刊为“锦心一弹花”。《弹花》确实为当时的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发扬火力的阵地”。

改编与创新

在赵清阁的文学生涯中,改编的成绩尤为突出。经她改编的作品,有《<红楼梦>话剧集》,有取自老舍同名小说的剧本《离婚》,有根据梁实秋翻译的英国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哮山庄》改编的剧本《此恨绵绵》,有根据法国作家雨果的小说《向日乐》改编的电影剧本《花影泪》,还有根据民间传说故事改编的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以及根据汤显祖的《牡丹亭》改编的小说《杜丽娘》,根据孔尚任的《桃花扇》改编的越剧本《李香君》。这些由她改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在改写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过程中,赵清阁依据的材料主要是川剧《柳荫记》,并参考了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合》和原始说唱本以及其他戏曲剧本。这个故事和“白蛇传”、“牛郎与织女”、“孟姜女”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说,流传甚广。周恩来出访时曾把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带到国外放映,并称之为中国的东方式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新加坡著名书法家潘受曾说,赵清阁喜着男装,几十年未变。在刘以鬯眼里,“赵清阁是个具有男子气概的女人,气质忧郁,性格倔强”。她改写的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前四章中,祝英台的男儿气概和女儿心态,应该是融入了她自己的性格与气质的。小说写得十分成功,赵清阁在祝英台身上找到了“自我”,找到了“自我”表述的空间。

老舍的挚友

赵清阁在主编《弹花》文艺月刊时,老舍是主要撰稿人。在抗战时期的重庆,赵清阁的名字也常与老舍联在一起。她与老舍合作的剧本有《虎啸》和《桃李春风》。

抗战胜利后,赵清阁到了上海,而老舍和曹禺则于1946年初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讲学。一年后,曹禺回国了,而老舍却滞留美国。周恩来先后请曹禺和阳翰笙等给老舍写信,转达邀请他回国的意见。阳翰笙则把这个意思告诉了赵清阁,希望赵清阁出面写信说明周恩来的意图。接到赵清阁的信,老舍很快下定决心,回到北京。

1946年3月老舍赴美后,赵清阁创作过一个短篇小说《落叶无限愁》,并收入了她自任主编的《无题集——现代中国女作家小说专集》。小说叙述了中年的邵环教授,有妻子,有两个孩子,但却爱上了未婚的才女灿。抗战胜利后,灿悄然离去,并留下一封婉拒书。邵环教授读完这封信,离家出走,去上海寻找灿。而灿还是顾忌邵环有家室。她承认自己心情矛盾,但她告诉邵环:“因为我们是活在现实里的,现实会不断地折磨我们!除非我们一起去跳江,才能逃避现实,才能克服矛盾。”当邵环要求与灿一起离开上海时,灿却下定决心悄悄地离开了原住处。失望中,“邵环倒在泥泞中,落叶寂寞地埋葬了他的灵魂”。有很多人认为,赵清阁这篇小说具有浓厚的自传色彩。

老舍归国之后,定居北京,任职于北京市文联。尽管工作繁忙,老舍还是时刻关心着赵清阁,经常给她写信。

下面这封是50年代中期写的:

清弟:

快到你的寿日了,我祝你健康,快乐!

许久无信,或系故意不写。我猜:也许是为我那篇小文的缘故。我也猜得出,你愿我忘了此事,全心去服务,你总是为别人想,连通信的一点权益也愿牺牲。这就是你,自己甘于吃亏,绝不拖住别人!我感谢你的深厚友谊……

一九五五年四月二十五日

果来信,不必辩论什么,告诉我些工作上的事吧,我极盼知道!

1963年4月,阳翰笙、老舍出席广州文艺会议后返途经过上海,老舍去看望了赵清阁。赵清阁正患肝病,老舍逗留三天才离沪回京。这是他们的最后一别。对于赵清阁病情的发展,老舍曾多方打探。当他从赵家璧那里了解到赵清阁病势有所发展时,焦虑不安,立即写信劝慰她“不要着急,不要苦闷”。

“文革”开始,赵清阁被批斗抄家,并患脑血栓,偏瘫数年。老舍的死给赵清阁的打击很大,但她一直把老舍为她书写的扇面和条幅悬挂在客厅、卧室。

粉碎“四人帮”以后,赵清阁常把别人写老舍的文章剪贴下来,以寄托她的怀念。在她的诸多怀人文章中,也总有关于老舍的内容。有人在赵清阁生前曾拜读过由她提供的老舍致赵清阁信十余封。也有人说,老舍给赵清阁的信件共有一百多封,但大多已在赵清阁生前毁掉了。

摘自《锦心绣女赵清阁》 张彦林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版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