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04年中国图书业发展报告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8 月04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一 2004年出版业总体状况

近几年来,传媒的产业化发展,使人们愈加重视出版业的产出值与增加值。据新闻出版总署计划财务司2004年对全行业实现增加值的抽样调查,2003年全行业实现增加值1939.7亿元,约占当年全国GDP(117251.9亿元)的1.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38885.7亿元)的5%。

2004年出版全国性和省级报纸257.7亿份,各类期刊26.9亿册,图书64.4亿册(张)。

据国家版权局统计,2004年全国各级版权行政管理机关共受理案件9691件,结案9499件,结案率为98.02%。其中处罚7986起,调解1363起,移送司法机关101起。受理案件并结案数量较多的五个地区为河南、黑龙江、江苏、广西、广东。全国各地方版权行政管理机关共收缴各类盗版品8505万余件,其中查缴的盗版图书1869万余册,盗版期刊182万余册,盗版音像制品3937万余盘,盗版电子出版物1921万余盘,盗版软件552万余张,其他各类盗版品42万余件。收缴盗版品数量较多的五个地区为广东、江苏、河南、北京、重庆。

2004年,全国各出版社共引进图书版权10040项,通过出版社输出图书版权1314项,数量为近年来之最。其中引进数量较多的五个地区是北京、上海、江苏、辽宁、广西;输出数量较多的五个地区是北京、上海、山东、江苏、安徽。全国各地版权行政管理机关继续加强合同登记及作品自愿登记工作,共受理合同登记11224份,作品自愿登记22209件。

二 图书出版概况

1.图书出版社的数量与区域布局

我国出版单位的设立实行的是审批制,因此图书出版社的数量变化既不能成为体现行业发展的指标,也与市场的需求没有直接对应关系。但是,出版社的数量可用来描述出版业状况,是分析出版业布局、结构的基础。

2003年,全国共有图书出版社570家,其中中央级出版社220家,地方出版社350家,总数比2002年增加3家。

从地区布局来看,北京地区图书出版社数量最多,共有235家,其中中央级的218家,北京市属出版社17家;其次是上海,共有40家,其中市属38家,中央所属2家(东方出版中心、中华地图学社)。

2.图书出版品种及区域布局

2003年,全国共出版图书190391种(其中新出110812种),比2002年增长11.4%(其中新出增长10%),其中中央级出版社出版81828种(其中新出49636种),占总数的42.98%;地方出版108563种,占总数的57.02%。按照地区分布,北京地区共出版85043种,占总数的44.67%;上海共出版15814种(包括在上海的中央级出版社出版的201种图书),占全国的8.31%。

2003年只有519家出版社有出版行为,平均年出版图书367种,其中出书最多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5210种;最少的是新疆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文出版社,仅13种。

按照年出版图书品种规模统计,2003年出书品种在1000种以上的有27家,占全国图书出版单位的4.7%;58%的图书出版单位年出书在101~500种之间。

3.图书出版结构

2003年,全国出版图书190391种,总印数66.7亿册。其中书籍159716种,总印数33.75亿册;课本28789种,32.54亿册;图片1886种,0.42亿册。在22个大类中,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的品种最多、印数最大,分别占品种总数的40.95%和总印数的80.72%;航空航天类最少,仅占总品种数的0.09%和总印数的0.01%。与2002年相比,在22个大类中,从品种上看,增长最多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类,增长了53.1%;其次是航空航天类,增长了46.7%;减少最多的是不使用标准书号的图片,减少了14%。从印数看,增长最多的是航空航天类,增长了141.2%;其次是生物科学类,增长了46.2%;减少最多的是政治法律类,减少了10.15;其次是交通运输类,减少了9.7%。

4.图书的销售与库存

2003年全国图书出版66.7亿册,销售67.9亿册,库存38.54亿册。与2002年相比,总印数减少了2.9%,销售册数减少了3.29%,库存增加了4.45%。一个十分矛盾的问题是,在2002年和2003年,图书的销售册数一直大于总印数,但是统计显示,2003年库存册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长。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如果不是数据统计的失误,可能就是盗版图书回流到出版社或书店所致。

三 2004年书业重大事件及其基本事实

1.明确了“文化出版产品占领的市场越多,意识形态的阵地就越巩固,社会效益就越好”的辩证关系

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考察新闻出版总署时指出:“要处理好坚持‘两为’方向和面向市场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两者是一致的。”“文化出版产品占领的市场越多,意识形态的阵地就越巩固,社会效益就越好。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读者和顾客,要注意在市场的交换中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要始终把微观活力和宏观控制力结合好,既要进行宏观管理,又要进行宏观调控”。这一指示,进一步明确了社会效益与市场紧密联系的辩证关系,给深化改革的新闻出版界注入了一缕新风。

2.中国出版集团转制

3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中国出版集团转制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标志着我国出版体制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中国出版集团是国家级别最高、拥有品牌出版社数量最多、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出版集团,国务院批准其由事业集团转制为企业性质的集团公司,标志着中国出版单位事业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对其他出版集团有借鉴意义。

3.全国出版界广泛深入地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4月1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联合召开会议,在全国出版界广泛地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学习教育活动(简称“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4.民营书业获得出版物总发行权

4月,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山东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从事图书、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国内总发行权和全国连锁经营权。山东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隶属于北京志鸿教育集团,是目前国内出版发行行业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专注于文教图书的批发零售业务,已在全国建立起了800多家经销网点和300多人的专业营销队伍,年销售图书超过5亿码洋。民营企业同时获得出版物总发行权和全国连锁经营权,这在我国尚属首次。继山东世纪天鸿以后,又有10多家民营书业获得总发行权,标志着中国出版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5.全国首家以股份制形式组建的出版社

5月9日,长江出版社在武汉正式成立,长江出版社由长江水利委员会主管、主办并控股,成为迄今为止全国500余家出版社中唯一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为股份制有限公司的出版社,打破了我国的出版社都是国有独资、多数是事业单位性质的格局。

6.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审批制是中国新闻出版管理的重要方式,在新闻出版行政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2004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实施前,新闻出版总署先后于2001年(101项)、2002年(5项)、2003年(125项)和2004年(取消19项、下放5项)共清理行政审批254项,新闻出版总署于6月18日发布23、24、25号令,要求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7月15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第一号公告,公布36项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审批事项的减少,意味着政府管理方式和职能的转变,意味着新闻出版业更加开放。

7.DVD压缩碟出现

2004年第三季度开始,一种名为DVD压缩碟的违法音像制品大规模冲击音像市场,导致正版图书、音像制品,尤其是电视剧和电影的销售急剧下降。文化部于11月3日发出《关于立即开展音像市场治理冬季行动,严厉打击DVD压缩碟的紧急通知》的明传电报,要求各级文化市场稽查机构把打击DVD压缩碟作为当前稽查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坚决予以打击。各地迅速行动,有效防止了DVD压缩碟的泛滥。仅广东一地就查获DVD压缩碟300多万套,为经营单位挽回经济损失近2亿元。DVD压缩碟是一种新型的数字技术,正规的音像出版单位没有使用,反而是非法使用抢先,很是耐人寻味。

8.新华书店股份制改造

12月,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向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转让49%股权。改制后的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全国文化单位通过市场竞价转让股权进行产权改革实现混合所有制的第一家企业。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原账面净资产为2.23亿元,经资产评估和竞价出让,仅转让49%股权就获得3.48亿元,实现了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上海各媒体集团和政府投资公司五家股东拥有51%股权,保证了国有股权控制力。在此之前,2004年1月16日,广东新华发行集团清远新华书店已经实现了股份制改造。

9.法兰克福书展首次邀请中国民营书业参展

10月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民营书业公司——北京人人地平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受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公司资助参加书业盛会。这是中国民营书业首次参加国际书展,体现出国际出版业对中国民营书业的强烈兴趣。

10.国民阅读率下降引起广泛关注

12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了第三届“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的结果,其中国民图书阅读率下降引起广泛关注。调查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1.7%,比1998年下降了8.7%。对各种媒体的接触率排在前三位的依然是电视、报纸和图书。此结果出来以后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在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阅读问题也被提出。另据第9期《中国报业》报道,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一项全国读者调查最新数据显示,2004年1~6月,京、沪日均读者规模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3.3%和9.4%,读者绝对人数分别减少24万人和89万人。

11.虚假图书、伪书问题受到关注

2004年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是含有虚假现象的图书热销,虚假图书又称伪书,“普遍的做法是伪造外国作者,伪造国际知名媒体、人物的评论,伪造国外图书畅销信息。此外,也有盗用国外已有影响或畅销的图书书名及相关信息而图书内容则完全由自己编写。这些图书主要集中在经营管理、励志及心理自助类等方面”。2004年最著名的伪书包括《执行力》、《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借口》(Ⅱ)、《没有任何借口全集》、《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困难的事我来做》、《脱胎换骨》、《决不找借口》、《做人的准则》、《一分钟改善管理》、《管理就这么简单》和《108个青年必须通过的能力测试》等,北京锡恩管理顾问公司还向社会公布了他们在图书市场上甄别出的95本疑似“伪书”清单。其中一些伪书还上了畅销书排行榜。

四 政策调整与实施

1.国办105号文推动文化体制改革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颁发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定(试行)》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试行)》。其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定》提出“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文化企业,符合条件的可申请上市”。该文规定,“国办发105号文件就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的有关政策,从财政税收、投资和融资、资产处置、工商管理、价格等方面,做出了适用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和试点地区的具体政策规定,还从国有文化资产授权经营、资产处置、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人员分流安置、财政税收、法人登记等方面,做出了适用于转制单位的若干政策规定”。105号文是在2003年最后一天发出的,其影响在2004年及以后。此文件在开放力度和对文化试点单位的优惠程度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关于进一步规范新闻出版单位出版合作和融资行为的通知》(下称《通知》)

7月由新闻出版总署发布,《通知》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新闻出版单位实行企业准入和特殊产品准入审批制度,就是赋予了新闻出版单位特殊的生产、经营权和相应的责任。《通知》要求,已经转制的新闻出版企业和事业单位分离出来的报、刊、社所办企业在对外合作和融资活动中,必须确保国有资本的主导地位,必须按现行的各项规定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必须确保新闻出版单位在合作和融资中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企业资本结构变化过程中,必须确保出版物的导向正确,不得改变党的领导和行政管理权,不得削弱国有方经营管理的责任。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一律不准搞融资活动和股份制。《通知》强调,出版权是国家赋予新闻出版单位的专有权利,各地新闻出版局要加强对所有新闻出版单位合作出版、融资活动的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不受损失,确保国家出版权得到有效控制。

3.加强未成年人出版物出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后,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于5月31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出版物出版工作的意见》。9月1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向未成年人推荐百种优秀音像制品。

4.《音像制品出版管理规定》

新闻出版总署2004年6月17日公布《音像制品出版管理规定》,自2004年8月1日起实施。与1996年的规定相比,新规定注重政府职能转变,简化了行政审批手续,强化了属地管理意识。“年度出版计划”的审核权、音像制品“单项审批”权、出版“音像非卖品”的审批权、“出版单位年检”的审核登记权等四项审批权下放到省、市、区新闻出版局。对有关要求更加具体明细,操作性更强,透明度更高。

5.文化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音像制品进口管理的通知》

2004年5月文化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音像制品进口管理的通知》。通知规定:我国与其他国家,以及内地与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的有关单位合(协)作拍摄的电影、电视剧,其音像制品进口应当按照《音像制品进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进口手续后,方可在内地出版发行。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合作制作等方式变相进口音像制品;禁止版权贸易之间、版权贸易与制成品之间平行进口;禁止非授权独家使用的音像制品进口。进口音像制品要按照中国《著作权法》规定的授权使用方式引进。进口音像制品授权单位不得将同一音像制品在同一授权期内以不同载体(如录像带、VCD、DVD等)或不同录制格式授予不同单位分别进口等。

6.国务院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

2004年12月22日国务院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集体管理制度是有效实施著作权法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著作权法律制度是否完善的标志。按照《条例》规定,依法享有著作权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中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都可以发起设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但设立的条件包括:不少于50名权利人发起;不与已经依法登记的集体管理组织业务范围交叉、重合;能在全国范围代表相关权利人的利益;提交章程草案、使用费收取标准草案以及转付使用费办法草案。

五 改革要点与进展

2004年,在试点出版单位的体制改革、发行集团的股份制改造及以及新闻出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进一步推进21家新闻出版改革试点单位改革

2003年中央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确定21个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其中包括2家出版社、5家出版集团、6 家发行集团等。试点单位中的出版集团和出版社由事业单位向企业的转制多数已经完成,发行集团主要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培育新型市场。

2004年4月,四川新华发行集团的改制工作基本完成。形成了国有资本控股、产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并初步建立了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四川全省新华书店系统原国有事业单位国有身份职工,全部转变为与集团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人。

2004年9月,广东省出版集团整体转制和国资经营授权也基本完成。广东省出版集团整体转制为国有独资的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并授权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对省出版集团内所属成员单位占用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和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国家股行使出资人权利,依法实施经营、管理和监督,承担保值增值责任。

2004年10月,江苏新华发行集团的改制也如期完成,集团下属的43个事业单位全部改制成企业,截至10月20日,集团已分流职工2000多人,占原有职工总数的1/5。

2.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2004年是入世承诺对出版物市场保护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到2004年12月,对外商进入出版物分销的限制全部取消,对民营书业进入出版物分销领域的限制亦已基本取消。2004年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了13家具有出版物总发行权的股份制公司,批准了13家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

在出版领域的开放力度也有所增强,2004年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了8种杂志的中外期刊版权合作项目,批准了外商投资印刷企业55家,总投资额1.33亿美元。

3.进一步减少出版行政审批

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新闻出版总署对所拥有的行政审批项目和许可规定继续进行了清理,2004年新闻出版总署取消了包括“设立出版物批发市场的审批”、“出国参加国际书展的审批”、“报纸出版‘号外’的审批”、“中小学教辅类图书选题的审批”、“书刊印刷国家级定点企业审批”等28项行政审批项目,向省市区下放了“设立中外合资、合作印刷企业和外商独资包装装潢印刷企业审批”、“可录类光盘生产设备引进审核”等5项行政审批项目。依然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还有36项,包括设立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的审批,报纸、期刊创办的审批等。行政审批项目的减少,标志着新闻出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六 需求分析与预测

1.纸介质出版物需求处于平稳发展的平台期国外的相关研究已经证明,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产品与服务需求与消费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出版物市场的规模也应不断扩大,而不同类型出版物的需求增长又各有千秋。

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1999年以来所进行的三次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国民购买各种出版物的支出多数是在增长的,特别是用于图书的支出增长幅度还是较大的。

但据统计,1999年以后我国纸介质出版物的出版数量,特别是图书和期刊的出版与销售数量基本上是平稳发展,并且呈现了稳中有降的态势。

这表明国民对传统纸介质出版物的需求已经处于一个平稳期。在这期间,国民对纸介质出版物的需求不会有大的起伏。只是由于物价上涨的拉动,书刊价格仍会持续上涨,由此书刊的销售额、出版产业增加值等经济指标也会上升。

2.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新兴出版物处于成长期

下面是2000年以来我国音像制品的出版与销售统计。由于在音像市场,盗版音像制品的数量远远大于正版的数量,统计数字与实际的市场流量会有很大的差距。

2000年以来,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品种和数量每年的增长幅度都在两位数以上。随着电视、DVD、电脑等视听设备的降价,视听设备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广大农村家庭,音像制品的易于阅读、适于普及的特点进一步凸显,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的销售日益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音像制品的出版销售还会有持续的增长。

(孙宝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魏玉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助理)

选自《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