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文艺类图书回眸

老将出马各领风骚

因为非典的缘故,2003年的图书市场似乎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然而,真正的好书并不会因此而被忽略。回顾一年中的文艺图书,最令人难忘的,是几位老作家的作品,这其中有人生感悟,有切切怀念,字里行间,早已超越时间的界限,给予读者最深的阅读享受。

年初面世的《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可谓是今年图书市场的重量级作品,王蒙的人生阅历以及文字造诣决定了这本书的受欢迎程度,迄今已销售逾20万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因为钱氏夫妇在学界德高望重,因为《围城》、《洗澡》两部经典作品的深入人心,也因为钱氏夫妇平日里的低调行事而成为读者期待的一本书。在先后经历了爱女、伴侣离世的痛苦之后,杨绛先生用平和又别有深意的文字记录了这个三口之家的点点滴滴,含蓄的行文传达着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令读者动容。

《比我老的老头》是黄永玉先生和作家出版社联手带给读者的一个惊喜。书中所选文字多是曾经发表的旧文,内容多是忆旧。作者的文笔并不逊色于他的画笔,那些大师、巨匠经黄永玉的生花妙笔一一点染,仿佛在纸上重生。老顽童的风格贯穿字里行间,幽默调侃中不乏对世事沧桑的唏嘘感怀。

刚刚出版的《阁楼人语》(作家出版社),圆了那些《读书》杂志拥趸的一个梦:终于能够重温当年沈昌文先生发在《读书》上的妙文了。这位搞了50年出版的长者,用这些承载着众多读者记忆的文章,串起了那个文化的繁盛年代。

以文学的名义

纯文学图书始终在文艺类图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2003年,国内文坛的重要作家纷纷推出新作。

池莉的《有了快感你就喊》(中国青年出版社)和毕淑敏的《拯救乳房》(人民文学出版社)曾因为书名在一定范围内引发争议,可这并不妨碍图书的畅销,这两位女作家也可算是有着稳定的读者群和市场号召力的畅销书作家。莫言的《四十一炮》(春风文艺出版社)是他继《檀香刑》后的又一力作,小说的结构别有创意,语言更具魅力,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事,既有孩子似的烂漫无知,又有极具时代特色和乡土特点的民间口语。《我们的心多么顽固》(春风文艺出版社)是“布老虎”丛书十周年纪念的重头作品,作者叶兆言以流畅的叙事,对人性进行深刻诠释,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生命的支配力量,在暴力、性的背后,传达了他对世道人心的细微体察。《中国知青终结》(人民文学出版社)讲述了知青运动中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曾当过7年知青的邓贤表示,创作《中国知青终结》的目的就是要沟通历史。韩东的《扎根》(人民文学出版社)可算是对自己的一次超越,“扎根”、“下放”、“三结合”这些字眼今天听来恍如隔世。韩东用含蓄、节制的语言,不动声色的冷峻叙述,将这些词和它背后的历史打捞出来。董立勃的《白豆》(人民文学出版社)是今年文坛的一个惊喜,清新质朴的文笔在世风浮躁的今天殊为难得,凄美的故事更是令人唏嘘不已。海岩的新作《深牢大狱》(作家出版社)较他以往的作品更具有文学性,小说的情节不靠爱情和悬念推动,而是分布在各个生活片断中,情节围绕监狱的日常管理展开,一方面是监狱里的故事,另一方面则是监狱干警的社会生活。

此外,林白的《万物花开》、虹影的《英国情人》、熊召政的《张居正——火凤凰》、迟子建的《越过云层的晴朗》、周梅森的《国家公诉》、《天下大势》等都是2003年值得一读的纯文学图书。

出名要趁早

当年年纪轻轻的张爱玲就发出了“出名要趁早”的感慨,郭敬明的2003年是这种感慨的最好诠释。从年初的《幻城》(春风文艺出版社)开始,郭敬明就掀起了一阵并不亚于几年前韩寒的销售热潮。《幻城》的情节来源于完全的虚构,作品弥漫着唯美的幻想气氛,一经问世就受到青少年读者的拥戴,一年的销量已达70万册。接下来的散文集《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上海译文出版社),是郭敬明思想内涵和情感活动的完整体现,几十篇文章折射出作者的内心世界。下半年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春风文艺出版社),一改《幻城》的风格,郭敬明从天上回到人间,小说以大都市为背景,讲述了几个年青人的爱情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充分表现了郭敬明写作风格的多变。

与郭敬明同样起步于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的韩寒,自《三重门》横空出世,随后的几本书虽然市场反响不俗,但始终不及《三重门》的锋芒。今年,由于非典,忙于赛车的韩寒有时间静下心来写他的新书《通稿2003》(作家出版社)。从书名上就能看出这本书延续了他一贯的调侃风格,书中谈到的17个话题,不见得客观,却依旧能带给读者“韩寒”式的机灵与幽默。16万册的销量对于一本书来说,已经很不错了,可对于韩寒来说,令人觉得他已无心恋战。

引进版图书风光无限

今年的引进版文艺图书,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乃至在中国图书市场的业绩上都很抢眼,2003年似乎是引进版文艺图书的“丰收年”。

“米兰·昆德拉作品系列”(上海译文出版社)是2003年引进版图书最有代表性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雅克和他的主人》、《被背叛的遗嘱》、《玩笑》、《不朽》、《身份》基本上从出版之日起就不断见诸各大排行榜,在文化界也产生了不小的反响。在“小资”中极有市场的村上春树,新作《海边的卡夫卡》(上海译文出版社)仍由《挪威的森林》译者林少华先生翻译,也不失为引进版图书的一个亮点。

东方出版社今年出版的《茨薇塔耶娃文集》和《尤瑟纳尔文集》,是引进版图书中的重量级作品,使中国读者有机会系统地读到这两位享誉世界文坛的女作家的作品,其文化意义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商业价值,堪称广大读者的福祉。

在文学经典之外,引进版图书中也不乏畅销的流行作品。由美国前总统夫人撰写的《亲历历史:希拉里回忆录》(译林出版社),从希拉里的中学时代写起,以白宫八年生活为中心,广泛涉及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的对内对外政策,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与热门电视连续剧《兄弟连》同时热起来的《兄弟连》(译林出版社)一书,描述了原美军第101空降师第506团2营E连从组建、训练、作战直至解散的全过程,文笔具有强烈的现实感,读者仿佛亲临其境。借着同名影片在年初的奥斯卡大红大紫的东风,《时时刻刻》(译林出版社)在中国也火了一把。记录“万人迷”贝克汉姆成长经历、与辣妹的家庭生活的《我的立场》(中国城市出版社)是贝克汉姆首本自我剖白的自传,中文版问世后在全国形成热销局面。

谈到引进版文艺图书,自然不能少了日韩图书。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南海出版公司),在日本乃至全球都被奉为经典,在中国同样得到了读者的肯定。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不仅带给读者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再见了,可鲁》(南海出版公司)记录了一条导盲犬的一生,故事感人,催人泪下。日本首席畅销书女作家、芥川奖得主柳美里的第一部情爱小说《口红》(南海出版公司)、韩国著名作家崔仁浩的《梦游桃源图》(南海出版公司)、韩国魔幻武侠畅销书《退魔录》(东方出版社)在今年的图书市场上也成绩不俗。

旱涝保收的港台作品

因为同文同种,港台文艺图书同那些需要翻译的海外作品相比,更容易为内地读者接受。从上世纪80年代的琼瑶、金庸的小说到这几年几米、痞子蔡的作品,都在图书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03年的文艺图书市场,自然也少不了港台图书的身影。

一提起在内地畅销的台湾作品,就使人想到以痞子蔡作品为代表的台湾网络文学。以《我们不结婚好吗》在内地打响知名度的藤井树,2003上半年又以《猫空爱情故事》(作家出版社)进一步奠定自己的市场影响。凭着《蛋白质女孩》创造了流行风潮的王文华,2003年也收获颇丰,延续了《蛋白质女孩》嬉笑怒骂风格的《吃玻璃的男孩》(作家出版社),以及完全写实的个人化文本《宝贝,只剩下我和你》(作家出版社)在内地走势看好。

多产的励志作家刘墉10月份出版的《靠自己去成功》(长江文艺出版社)、香港新锐女作家深雪的《第8号当铺》、张小娴的《永无止境的怀抱》、李碧华的散文集《草书》、《只是蝴蝶不愿意》也都是今年的热门图书。(丁扬)

《中华读书报》2003年12月19日


2003社会科学类读物管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