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揭秘清宫档案走出传说戏说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6 月20 日 |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冯伯群2006年4月24日在上海市档案馆"东方讲坛"的演讲

近年来,以清宫轶闻秘闻、清代大案要案为题的影视剧接连不断地上映,围绕着清朝历史演绎出来的“大辫子戏”盛演不衰。“顺治出家”、“太后下嫁”、“雍正篡位”、“和糰跌倒,嘉庆吃饱”,各种传说、戏说一时间沸沸扬扬。人们在欣赏娱乐的同时,也生疑惑,这些故事都是历史上的真事吗?

在北京故宫西华门以北,有三座建于1975年的高大的宫殿式建筑,这就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档馆”),在这里保存着清朝皇室和朝廷留下的1000余万件宝贵的历史档案。这些真实记录着清代历史的宝贵档案,虽卷帙浩繁,但当年秘藏深宫,即使是王公大臣也有终生不可得见一字者。今天,可以为我们释疑解惑。

顺治出家

皇帝葬礼有很复杂的过程,每一步程序都有严格的规制,都要形成文字记录。如果顺治假病逝而真出家,那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档案与文献绝不可能不含一丝瑕疵。

按民间的传说与野史的记载,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并没有于24岁时死于天花,而是以死为名,逃离尘世,去山西五台山做了和尚,而且一直活到康熙五十年,74岁时圆寂。

据说顺治出家的原因是因为他所钟爱的董鄂妃,即从江南被抢来奉献给他的名妓董小宛的去世,使他伤心至极、万念俱灰。因梦到爱妃死后去了五台山,所以顺治便追随其后到五台山修身向佛了。

这种说法其实靠不住。

董小宛确有其人,但他的丈夫是曾名噪一时的“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董死后,冒以董生前居住的房间为名,写下了一篇《影梅庵忆语》的文章,记述了他为董赎身,与董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董生病而死的详细过程。与冒辟疆同时的一些名士也有与冒相同的记载。根据冒的记述,董小宛应当比顺治大13岁,且董于顺治八年正月初二去世,届时顺治才14岁,按清宫的规矩,还没到大婚的年龄。

所以,董小宛并不是顺治的爱妃。以此为据的顺治出家之说显然不能成立。

顺治之死在一档馆的档案中有两处直接的记载。

记录顺治一生活动的《清世祖实录》第144卷记录了他死前一周内的活动情况: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一,顺治帝“不视朝”,免去群臣朝贺礼仪。同日,去太庙祭祀,也指派官员代替自己前往。初二日,顺治身体不适。初六日,应当顺治亲自参加的大享殿礼仪,仍派官员替代前往。同日,传谕赦免京城内除“十恶不赦”死罪外的一切罪犯。初七日,夜,“上崩于养心殿”。此时,距董鄂妃去世仅4个月。

清代皇室的家谱《玉牒》,对顺治的死,也有与《实录》完全相同的记载。

此外,一档馆还存有一份《顺治遗诏》,与顺治在位时屡次下诏自罪自责的做法一脉相承,顺治临终前再次做了深刻的自我批评。在他自己检讨的14项罪过之中,第10项即是对董鄂妃的丧礼“概从优厚,不能以礼止情,诸事太过,逾滥不经,是朕之罪一也。”

此处让顺治不顾礼制,超标准大办丧礼的董鄂妃并非董小宛,而是当朝满洲内大臣鄂硕之女。此女15岁时入选秀女,被指派给予顺治同父异母的弟弟博穆博果尔为妻,后被顺治看中,夺弟媳为己妃,百般宠爱,如胶似漆,以至于她病逝后,顺治情思难断,伤心欲绝,要扔掉江山,去做和尚。

传说中的顺治出家,倒也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一档馆的满文档案记载,顺治14岁时外出打猎曾会见过一位在石洞中默默修炼了9年的“别山”禅师,顺治对其佩服得五体投地,特在京城西苑(今中南海)为他辟出一处“万佛殿”,供其前来修身。“别山”却仅仅入宫作了礼节性拜访后,又飘然而去,回他的山洞去了。这使顺治感动不已,思想渐渐超乎尘世,一心向佛,视尊崇高贵的皇帝之位如过眼烟云了。

董鄂妃的死,对顺治是极大的刺激,悲痛欲绝的他,精神几乎完全崩溃,一心要遁入空门,寻求解脱。他不听劝阻,说佛祖释迦牟尼、禅宗祖师达摩不都是放弃了王位的王子吗?坚决地落发为僧,痴心礼佛了。后来是为其剃度的和尚茆溪森的师父玉林以烧死茆溪森相威胁,并有针对性地劝导他,你的任务不是自己当一个和尚算了,佛需要你在世间护持佛法,保护寺庙,这是更重要、更有意义的工作,且非做皇帝不能完成。此话最终让顺治收心,继续当了两个月的皇帝,便告别了无尽的悲伤与烦恼病逝了。

与平民百姓不同,封建社会皇帝的葬礼有着很复杂的过程,其中每一步程序的进行都有严格的规制,都要形成文字记录,也就是档案。顺治从病重、去世、遗体安放、继任皇帝和百官不只一次地致祭、神位奉入乾清宫、择吉日再奉入太庙、遗体火化、宝宫奉安、地宫下葬,官方档案中都有时间、地点、仪式、人员等记录。与生前的顺治过往甚密的和尚们也都在他们的著作里做了纪实的回忆。两相印证,内容完全一致。如果顺治假病逝,而真出家,与天下臣民开一个巨大的玩笑,官方与民间的记载均系遵从顺治的嘱托而造假,那绝不可能完美到如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档案与文献不含一丝瑕疵。

据此,“顺治出家”不过是民间为这对青年皇帝与爱妃之间凄美的爱情悲剧,而选择的一个摄动人心的美丽结局。

太后下嫁

“太后下嫁”不过是文化先进的汉民族文人对文化相对落后的异族征服者的一种嘲弄。

被人津津乐道的这位下嫁自己小叔子的太后,即孝庄文皇后。亦即皇太极之妻、多尔衮之嫂、顺治之母、康熙之祖母。传说孝庄为了保住自己儿子顺治的帝位,屈尊嫁给了当时功高权重,执掌朝政的小叔子多尔衮。一些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还有孝庄在嫁给皇太极以前,就已经与多尔衮互相爱慕的描写。

被此说引以为据的主要有三件事:

其一、孝庄临终前叮嘱她的孙子康熙皇帝,她死后要把她的陵墓建在河北遵化顺治安葬的东陵,不要把她与远在盛京(今沈阳)昭陵的皇太极葬在一起。说是你的爷爷太宗皇帝奉安已久,就不要再去惊动他了,况且我也舍不得离开你们父子太远。所以孝庄的昭西陵建在了东陵,而且被安排在了围护整个陵区的风水墙之外。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孝庄下嫁了小叔子而自觉无颜再见皇太极,而她的陵墓被单独地圈在了陵区墙外的大门边,说是要罚她给子孙们看守门户。

其二、清兵入关之后,年幼的顺治皇帝对功劳显赫、大权独揽的多尔衮的称呼一变再变,先是叔父摄政王,继之是皇叔父摄政王,直到皇父摄政王。明明是叔父,若不是与母亲结了婚,怎么会成了“皇父”?民间自然会生出如此的联想。

其三、据说孝庄下嫁之时曾发布诏书,颁示中外,文武百官举朝同贺,礼部为此还专门制定了特别的婚礼仪规,且白纸黑字装订成6大本《国母大婚典礼》,如此大张旗鼓地操办,连在浙江海外一座岛上坚持抗清斗争的南明将领张煌言都知道了太后下嫁大办婚礼的事了,如此乱伦的行止,自然成了讥笑敌方的好材料,张煌言就此赋诗一首:“上寿觞为合卺樽,慈宁宫里滥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这里为太后祝寿的大礼成了婚礼,寿酒成了交杯的喜酒。

以上传说看似言之凿凿,实则经不起推敲。

孝庄13岁时就嫁给了皇太极,共同生活了18年后,皇太极病逝。孝庄作为皇太后、太皇太后先后抚育、培养了顺治、康熙两代皇帝,为他们从政、当政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母子之情,特别是祖孙之情极其深厚。把自己的陵位选在了东陵,不忍心离开子孙太远,也是合情合理。至于她的昭西陵被置于东陵的风水墙外而没有放在墙里,正说明是要避免与皇太极的昭陵割断联系而遥相呼应。两相兼顾,应该说是不错的安排。

多尔衮的“皇父”之称,与孝庄并无关系。从叔父、皇叔父直到皇父,皆是出于大臣的建议,并经正式讨论后议定的。而且,“皇父摄政王”称号的确立,比传闻中的太后下嫁要早1年多,把这与“下嫁”扯到一起,在时间上不合逻辑。

另外,皇父的称谓并不一定就是对父亲的称呼。笔者在满文档案中就曾看到过,康熙朝的满洲大臣武英殿监造赫世享所上的满文奏折中对康熙的称呼就是皇父。经请教本馆的满文专家,方知这里的“皇父”其实是满洲习俗中的一种尊称,上面提到的赫世享,也并不是康熙皇帝的儿子,论年龄可能比康熙还要大一点。

至于张煌言的诗,他远在千里之外,风闻传言,难以为据。试想当年的婚礼如果真像民间传说的那样中外广发诏书,婚礼大操大办,怎么可能在官方文件与民间文献中只字不留,毫无记载,仅仅传下来张煌言这孤零零的一首诗呢?

如果说后来的清统治者把普天之下有关的文字记载都销毁殆尽的话,那么在当时与中国来往密切的属国朝鲜的李朝《实录》中的记载是不会消失的。但在李朝《实录》中并没有相关的文字。

“太后下嫁”不过是文化先进的汉民族文人对文化相对落后的异族征服者的一种嘲弄。

雍正继位

民间不懂皇家文件的书写规矩,编造的传说难以成立。

雍正继位与顺治出家、太后下嫁并称清初三大疑案,也是被说得最热闹的一个话题,毕竟皇位的继承与什么出家、下嫁相比,分量要重得多。

流传最广的说法,就是雍正瞒天过海,把康熙传位诏书中“传位十四子”的“十”改成了“于”,变为“传位于四子”而篡夺了本应属于十四弟胤祯的皇位。而恰恰是此说,是最经不起推敲的说法。

清代称呼皇子,前面必须加上“皇”字,如皇四子、皇十四子。书面文字如此,官方文件更是不可能有丝毫的马虎,关系皇家命脉的传位文书,绝不可能漏掉这个“皇”字。所以如果康熙真是要传位给这位排行十四的胤祯,那么正确的写法应当是“传位皇十四子”,如此,“十”改为“于”,就成了“传位皇于四子”,无论如何也说不通。所以此说不能成立。不能成立的理由还有一条,清朝的文件,尤其是如此重要的文件,都是满汉合璧,即既有汉文,更要有满文。那么上述一说,即使汉文可改,可满文根本无法改动。

一档馆现存有传位遗诏一份,是道光皇帝传位给儿子奕的。满文、汉文各一行。汉文的文字为“皇四子奕立为皇太子”。临终前,他又用汉文再写了一遍为:“皇四子奕着立为皇太子”。皇位更替,继位者的名字一朝一变,但诏书文字书写的规矩是一脉相承的,根本没有“传位”二字,更没有直呼四子、十四子的写法。

民间不懂皇家文件的书写规矩,编造的传说难以成立。

和糰跌倒嘉庆吃饱

和糰被抄出家财的数量,野史里有说8亿两,每年贪污受贿的数量几乎可以赶上全国的财政收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和糰跌倒,嘉庆吃饱”这句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话,说的是乾隆皇帝的宠臣、大贪官和糰家财万贯,富可敌国,获罪后从他家抄出金银财宝无数,从此,接任的嘉庆皇帝便不愁没钱花了。

和糰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个大贪官。这些年和糰成了大行其道的清宫戏的头面人物,经演员王刚淋漓尽致的刻画,人们看到了和糰诸多嘴脸:察言观色、曲意奉承、溜须拍马、苦心钻营、奸诈狡猾、阴险毒辣、拉帮结派、专擅朝政等等。

历史上的和糰其实也并不完全像电视剧里描绘的那样,几乎集天下丑恶于一身。他总还是有些本事,变坏也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和糰的高祖屡经战阵,立下赫赫战功,其子孙获袭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和糰的父亲曾任福建副都统之职,相当今天的中将、军区副司令。其父虽官居二品,但在外省做官,开销也很大,所以家境并不富裕。但民间传说和糰出身卑贱,所以一旦有了权就极为贪婪,是毫无根据的。

和糰少年时读过私塾,11岁时进入咸安宫官学学习。咸安宫官学设在紫禁城西华门内,专门招收内务府及八旗官员子弟。和糰学习刻苦,兼之聪明异常,在这里受到了系统的儒学经典的教育,学习了满文、蒙文、汉文,听、说、读、写,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和糰勤奋好学,他与同学福康安来往较多,又从他家的一位藏族喇嘛那里学会了藏语。

22岁时,和糰经文武两场考试,入选三等侍卫,有了接近皇帝的机会。

26岁时,和糰的命运发生了急速的变化,官职一路飙升,原因很简单,乾隆皇帝看上了他。和糰缘何得宠?正史与档案中均无记载。野史与传说中则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一次乾隆要外出,仪仗中的黄盖却找不到了,乾隆喝问是谁的过错,众人皆紧张得不敢出声,只有和糰大大方方地回答说,执掌此事者难辞其咎。乾隆一看,眼前的这名侍卫面孔白皙,相貌俊秀,声音洪亮,顿生爱意。

还有的说法是,乾隆在行进的轿中看到一则边报,报告一名朝廷要犯从拘押地逃脱,随口说出《论语》中的一句话:“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谁之过欤?”随行的大臣、侍卫都不解其意,无人应答。只有和糰答道:“典守者不可辞其责耳。”乾隆心下大喜,觉得以此人充当侍卫,属大材小用,便有意提拔他。

说法多多,共同之处是和糰以自己的相貌、才华、勇气得到乾隆的赏识,为自己开出了升官之路。

乾隆四十年闰十月,26岁的和糰从负责皇帝外出仪仗的尚虞备用处的三等侍卫晋升为乾清门侍卫。1个月后又提升为御前侍卫,授正蓝旗满洲副都统。乾隆四十一年一月,授户部右侍郎。三月,授军机大臣。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任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授国史馆副总裁。十二月,兼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内骑马。

此后,和糰不断加官晋爵,历任或兼任各类要缺、肥缺: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协办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崇文门税务监督、管理户部三库事务;等等。

深得皇上信任倚重的和糰,爬得高,升得快,个中原因,并非仅仅靠了溜须拍马,乾隆也并非无所作为的昏君,其手下名臣良将比比皆是,和糰若毫无才干,也很难侧身其间,与众大臣们比肩。

和糰自幼聪明异常,记忆力惊人,读书过目成诵,加上肯下苦功夫,在咸安宫学习时就是官学生中出类拔萃的俊秀之才。被乾隆提拔起来之后,和糰又充分表现出他头脑清晰,才学出众、办事干练的才能。乾隆皇帝赞赏他精通满、汉、蒙、藏文字,夸奖他:“唯和糰承旨书谕,俱能办理秩如,勤劳书旨,见称能事。”

为了讨得乾隆的欢心,和糰在原来苦练而成的颜体书法的基础上,极力模仿乾隆的字体,几可乱真,以至于乾隆老年时要书写的诗词、匾额,索性就交由和糰代笔了。乾隆喜做诗,和糰在这方面也很下了一番功夫,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和糰在迎合乾隆的性情、喜好上,最让乾隆感到舒服的是他彻底揣摩透了乾隆的心理,说话办事总能切合乾隆的心愿。他虽贵为一品大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在乾隆面前,永远表现得恭顺体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皇帝的全部欲望。到了老年,乾隆更是事事都离不开和糰了。

物极必反,位高权重,说一不二的和糰,在乾隆归天后,还没出半个月,就被嘉庆皇帝收拾掉了。个中缘由,嘉庆在江西巡抚张诚基所上奏折的朱批中说得明明白白:“朕若不除和糰,天下人只知有和糰,不知有朕。”

“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被赐自尽的和糰在临死前的哀叹中,似乎悟出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道理。

民间传说中对和糰的关注,似乎更多地集中在和糰被抄出家财的数量上。有说2亿2千万两的,野史里还有说8亿两的。当时国家一年的财政收入大约在7千万两上下,和糰为官20年出头,且不可能上任伊始就大肆搂钱。若按8亿两计算,他每年贪污受贿的数量几乎可以赶上全国的财政收入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实际上根据档案中和糰各处住宅抄家清单的记录,共抄出成色不一的银两300余万两,折算成国家标准的库平银280万两,黄金3万2千两,土地10余万亩,出租牟利的房产1千余间,还有当铺、银号以及珠宝、衣物,总共折银大约将近1千万两。民间的传说与野史的记载过于夸大了。

与此同样,现今电视剧里和糰与刘墉(刘罗锅)、纪晓岚的百般争斗,固然十分搞笑,但也无历史根据。实际上,刘墉比和糰大30岁,纪晓岚比和糰大26岁,二人虽位居高官,分别为大学士、协办大学士,但都不曾担任过军机大臣,与和糰相比,还差一个档次。况且乾隆对刘、纪二人,并非如电视剧里表演的那样倚重,事事要与他们商量。乾隆还指责过刘墉处事圆滑,纪晓岚读书不明事理,他们两位还没有资格与和糰在一起谋划军国大事,更没有机会与和糰共同追随在乾隆身边活动。日常也不可能有太多的接触,更不可能明争暗斗,闹出那么多让和糰出丑的笑话。再说,论才气的高低、思维的敏捷,和糰都不在二人之下,而且据说和糰性情诙谐幽默,常常爱与人开开玩笑,真正相互较起劲来,刘、纪二人还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无论是早年的民间传说,还是近年来的电视剧,其中对和糰的丑化不过是反映了老百姓对贪官的鄙视与憎恶。

总之,近年来充斥荧屏的清宫戏“戏说”了史实,虽增添了娱乐性,但难免“混淆视听”。大部分剧中的情节都来源于“野史”和民间传说,它们的真实性都有待考证。真正喜欢历史的爱好者,应该通过历史档案而不是电视剧去了解和探究真相。

讲演者小传

冯伯群

祖籍山东,生于天津,长于北京。1969年初上山下乡,赴吉林省大安县插队。1975年底返京,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学习。1982年分配至国家档案局,先后从事档案馆业务指导,档案书、刊、报编辑等工作。历任《中国档案》总编辑、《中国档案报》副总编辑,现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单独出版书籍3种,与他人合作出版书籍3种。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