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香港《南华早报》关注内地图书出口问题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2 月13 日 | 文章来源:《环球时报》

中国出口图书寥寥无几

当西方国家抱怨自己对中国的贸易赤字时,中国也在为对西方的“文化赤字”而忧虑。这一烦恼表现在各个文化领域,而在出版业恐怕最为突出。每年有成千上万本外国图书被译成中文,却只有寥寥数本中文书被外国读者买回家。

如今,内地每年要出版新书10多万种,比10年前增长了10倍。但除了教科书以外,绝大多数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出现这种现象,有一部分是因为当代中国对人们独立思考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还不完善。传统教育和文化鼓励人们与社会主流保持一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者的创造力。

由于中国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整个社会比较看重个人职业和经济实力,因此现阶段小说家要想成名还不太容易。教育类、商务类和自助旅游等书籍占据了主要的图书市场,而小说只占3%。

23岁的银行职员赵瑾(音)平时常逛书店。她大量翻阅那些经营管理指南,也买过不少有关外语学习的图书,但成年后只读过几本小说。她表示,社会上普遍认为当代小说家在写作水平上与他们的前辈无法相比。而且,即使有的作家真的成名了,他们也会遭遇盗版问题,在经济上蒙受巨大损失。

尽管面临种种困难,中国作家的前景还是乐观的。去年,企鹅出版社以10万美元的高价买下了内地一本小说的英文版权。企鹅中国北京公司总经理周海伦表示,“我们希望从现在起每年买下6本左右中文小说的英文版权,相信它们在国际市场上会有优异的表现。”

近年来,中国出口图书的内容大多局限于一个很窄的范围内,通常不是讲述文革题材的“伤痕文学”,就是描写都市开放生活的“痞子文学”。周海伦认为,一大批写作范围更广的中国作者有待走上舞台。“他们天分很高,写作风格各异,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候。”

(摘自2月8日《南华早报》,原题:文学的新篇章,作者彼得·戈夫,江雪晴译)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