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系列讲座:择主而事的三国谋臣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12 月8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主持人:傅光明

主讲人:段启明

 

主持人:事实上,三国之争实为人才之争。可以说人才得失,生死攸关。周瑜就对孙权说:“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后魏蜀吴之所以能三足鼎立,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周围各有一大批才智过人的能臣与骁勇善战的武将。老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下面就段启明先生演讲《择主而事的三国谋臣》,大家欢迎。

 

段启明:《三国演义》写的是汉末三国时代将近一百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故事。本来按照历史朝代的划分,三国作为一个历史时期,它是指公元二百二十年,曹丕称帝,完全篡夺了汉,到二百八十年,灭了吴国,这六十年的时间叫作三国。但是《三国演义》所写的,它没有受这个限制,它往前写了,实际上是从东汉后期,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写起的。所以实际上是写了近百年的时间。鲁迅先生讲是九十七年的历史。那么在这个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面,风起云涌,各地的军阀都起来发展自己的势力,造成了群雄割据这样一个局面。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军事斗争连绵不断。《三国演义》把大大小小的战争写得都非常精彩,所以有的人认为《三国演义》实际上是一部军事文学,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我们看看他写的战争,《三国演义》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他的重点不放在战场上厮杀的描写,这些也有,也写得很精彩,但是他更重要的是写战争前后敌我双方的智谋的较量,这是《三国演义》写战争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有的学者统计过,《三国演义》里面一共写了四百多处智谋的较量,伏计设谋。计策也好,谋略也好,绝大多数出自于当时的谋臣。谋士,谋臣,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是一直有这样一个阶层的。一般的来讲,这种人比较有才干,有思想,善于出谋划策。但同时呢,他们也有一个人生的哲学,那就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择主而事”是这些谋臣的一个基本原则,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也有一点儿双向选择的意思了,君主要选择一些谋臣为他做事,谋臣、谋士也要选择君主。所以刚才我们强调诸葛亮在择主时为什么那么谨慎,这就是他高于一般的谋士的一个方面。

在《三国演义》里面,非常强调、非常突出谋臣的作用,贯穿全书的这样一种倾向是很值得研究的。如果说它特别突出谋臣的作用,甚至可以说突出个人的作用,对于历史发展的解释也可能不是很科学的,但是《三国演义》充分体现了这种人谋的重要性,则是很值得注意的。不是老讲,魏吴蜀,分占天时、地利、人和嘛?诸葛亮在很多地方讲人谋,虽然客观的形势是这样,但是事在人为,人谋的重要性也是不可低估的。所以《三国演义》写这些谋臣是写得非常的生动的。首先《三国演义》所写的关于全局性的谋略的确定都是由谋臣提出来的,总体的战略,对形势格局的分析,都是出自谋臣的。

比如说诸葛亮的隆中对。诸葛亮可以看作是最出类拔萃的谋臣了,他的隆中对,说明他对天下大势有非常清楚的了解,非常准确的分析,从而确定了联吴抗曹的这样一个总体的战略。这些东西都是诸葛亮提出来的。事实上,东吴集团里的鲁肃,他也对当时整个的形势作了分析,而且向孙权进言,说曹操现在“不可卒除”,不可能马上把他消灭掉,我们现在应“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然后我们“竞长江所极,据而有之”,这对孙权来讲也是极大的启发。这些总体格局的确立都是这些谋臣作出来的。曹操那一方也是,曹操取得了极大成功的策略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自己不当皇帝,但是他把汉献帝掌握在手里,然后号令天下,这是曹操和整个魏国集团能够取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策略,而提出这个策略的恰恰是曹操手下的一个大谋臣---荀彧。因为汉献帝被李傕、郭汜裹走了以后,历尽艰辛回到洛阳的时候,洛阳已经是一片废墟了,在这种情况下,荀彧告诉曹操:一定马上到洛阳去把汉献帝请回许都,由此确定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曹操非常高兴,亲自到洛阳把汉献帝接到许都,于是形成了这样一个格局。把皇帝作为自己的一张王牌,号令天下,曹操为什么能够聚集那么多的人才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看在很多这种重大的决策上都表现了谋臣的作用,这是我们应该看到的。

其次,《三国演义》里写了很多很多的战争,特别是历史上几次有名的战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这几次战争的描写是非常生动的,但是我们看战争的前前后后,最后胜负的决定都依赖于谋臣的策略,突出表现了谋臣的作用。大家看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的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对历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战胜袁绍才能使曹操统一北方,所以官渡之战的胜利对曹操来讲是关键的一步。这场战争,在我们中国的战争史上非常的有名,为什么?它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有名的战例,因为当时袁绍是七十万大军,曹操只有七万人马,相聚于官渡,曹操在官渡坚持了两个月,觉得这个没希望了,曹操处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这时候就问荀彧怎么办,荀彧当时没有随从曹操,荀彧在许都留守,曹操就写了一封信,荀彧回信说:在现在的情况下,第一要坚持,因为当时曹操很想撤退了;第二等待形势的变化,荀彧看到了形势要有变化;第三用奇谋。曹操接到这封信,大喜,在官渡坚持下去,最后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这一场胜利。这是荀彧给他出的主意。荀彧的眼光是非常犀利的,看得见当时形势的变化。而具体的官渡之战曹操的胜利,也是靠了一个谋臣---荀攸,荀攸本是袁绍手下的谋臣,但是袁绍是一个没有大志的人,所以荀攸离开了袁绍,投靠了曹操。正是荀攸的计谋,曹操才取得了胜利,因为荀攸告诉他,袁绍军队虽然号称七十万,他的粮草都在别的地方,到那里把它烧了,他必然就乱了,乱了就完了。荀攸非常厉害,给曹操出了这个主意,曹操就是按照荀攸的计策去做,结果大破袁军,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在这些关键的时候都是谋臣出谋献策,官渡之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而袁绍之所以失败也就是因为他不能够用这些谋臣,荀彧本来也是袁绍的人,后来投靠了曹操,他身边还有比如像田丰这样一些很有才干的谋臣,袁绍都把他们除掉了,他不能够信任和使用这些谋臣,这是导致袁绍失败的一个最大的原因。而曹操运用了谋臣们的计策,就取得了胜利,所以这是很说明问题的。

另外,比如说赤壁之战。赤壁之战的前前后后描写战场上的文字是不多的,描写火烧战船的文字写得很好,很精彩,但是量不是很大,大量的都是写战前、战后智谋的较量,真正的战场描写只有四十五回和四十九回的文字。但是大家看整个的赤壁之战是从四十三回一直写到第五十回,这么长的文字来写这次战争,而这里主要写的都是谋略的较量。赤壁之战,曹操一方失败和孙刘联军的胜利,这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计谋的胜负。计谋的胜与负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与负。比如说在战前,曹操一方本来有人出来劝阻这场战争,劝曹操不要去伐吴,这个人物就是非常著名的孔融,当时在曹操的手下,也是一个大谋臣。但是曹操不听,不仅不听,还把孔融杀害了。在战争当中,大家看曹操,总是在计谋的较量当中失败,比如用蒋干,蒋干中计是《三国演义》里写得非常富有戏剧性的的情节。曹操让蒋干过江,本来他也是一计,叫劝降计,因为蒋干跟曹操说,他跟周瑜是老同学,那么曹操想用这个关系劝周瑜投降。蒋干过江以后,周瑜那边是“将计就计”,结果蒋干中计以后,向曹操传达了假情报,造成曹操误杀蔡瑁、张允这两个水师将领。这个就是计谋较量上的失败嘛。蒋干第二次又到江东,结果又中计了。周瑜安排让他见到庞统,庞统又使蒋干中计,蒋干推荐庞统到江北见曹操,结果使庞统能够很顺利的实现连环计,让曹操把所有的战船都连在一起,到时候火攻,谁也跑不了,一个船着火,所有的船都得烧光。曹操的失败都和中计有关系。而东吴的胜利也是依靠这些计谋的胜利。比如说,在战争开始以后,那一系列的胜利都跟前面一系列的计谋是联系的。周瑜用的黄盖的苦肉计,因为黄盖用苦肉计才能使曹操相信他,然后是阚泽的诈降计,这一系列计策的实现才造成了东吴的军事上的胜利。这些计谋都是这些谋臣提出来的,说明他们在一些具体的战役当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和周瑜之间,也是计谋的较量。把周瑜写得那样狭隘,总是要除掉诸葛亮,诸葛亮避免了周瑜的这种陷害,那么他所用的也都是一系列的计谋。所以整个的赤壁之战在曹操和孙刘之间,在周瑜和诸葛亮之间都是一系列计谋的较量。这样,就突出了谋臣、谋士在三国历史发展当中的巨大的作用。而这种写法也使整个《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的审美的水平有所提高,它不是写战场上的热闹,而是一种智慧的思考,这是《三国演义》的特点,突出地表现了谋臣的作用

但是《三国演义》里的谋臣,他们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别是他们的命运,那是很不一样的。虽然说突出这个谋臣的作用,但是每一个谋臣的命运是不一样的,这个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我们中国古代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思想的内容。这些谋臣都是在这样一个思想体系下来决定自己的行动的,要入世。我们还有一个说法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每一个人学到了本事,学到了文武的全才,那么为什么呀?“货”就是卖,卖给帝王,也就是要给帝王服务,这些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三国演义》里写这些谋臣,非常热衷地给君主出主意,都是在这样一个文化格局里面形成的,所以他们要择主,择主择的对,就能够发挥;不对,就影响了他们的发展,但是他们必然要走这条路。我们看这些谋臣当中曹魏集团的,就是曹操那里的一些谋臣的命运和性格,曹操手下的一个大谋臣----荀彧,在《三国志本传》里荀彧这个人是被写得非常好的,非常有才干的一个人,那么《三国演义》里也充分展示了这个人的智谋、才干,写得很好的。比如曹操的几件大事情都是荀彧替他决定的。当荀彧来到曹操这里的时候,曹操说了一句话,“吾之子房也”,你就是我的张良,他完全认识到了荀彧的才干。在曹营也确实是大有作为。但是呢,就因为在一件事情上,荀彧劝阻曹操,结果他就被杀。大家看《三国演义》写曹操要做国公,因为他原来受封为侯,后来他要做国公,加九锡。在这些问题上,荀彧提出了劝阻,说现在不是时候,不要做这些,在这里劝阻了曹操。曹操马上就说,荀彧“不助我也”。书上写曹操深恨之,结果把荀彧害死。怎么死的,正史的记载说荀彧得了病,心情很忧郁地死了。而《三国志》裴松之的《注》里,讲他是饮药而死,吃毒药死的。《三国演义》里的描写非常地细致,非常地精彩。曹操感觉到“不助我也,深恨之”,就要把他弄死,但是曹操又不把他抓起来杀掉,于是他就送给荀彧一个很漂亮、很讲究的盒子,空盒儿,荀彧就明白了:就是要他死,所以荀彧就自杀了,当时只有五十岁。所以在曹操那儿,荀彧这个情况说明,曹操也是爱才的、识才的。但是确实存在着“顺者昌,逆者亡”的这样一个状况。荀彧这样一个大谋士,为曹操作出那么大的贡献,一旦有所违抗,而且也是为曹操好啊,结果就这样一个结局。同样曹操那儿还有一个杨修,杀掉杨修其实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但是其中至少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杨修能够看透曹操的心计,那么也就是说杨修的智慧才干超过了曹操,曹操是迟早要把他除掉。所以荀彧的命运说明了是不能违抗他,杨修的命运说明了是不能超过他,总之这样的谋臣在曹操那儿的结果都是这样的。《三国演义》是这样写的,所以为什么择主而事是谋臣的一个关键问题呢?曹操这里就是这样的情况。那么曹操最欣赏的甚至说很有感情的谋臣是郭嘉。赤壁之战,曹操大败以后,曹操大哭,他认为如果郭嘉在的话,他绝对不会遭此大败。但问题是郭嘉早逝,很年轻就病死了,谁知道他如果不死的话,又会是什么结果呢?所以曹操这里他爱才、识才,但在用才的时候有很多很多负面的东西。谋臣处在曹营里面是这样一种境地。

相反地看刘备那里,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蜀国的谋臣,他们的命运就跟荀彧他们完全的不一样了。刘备跟诸葛亮相比,从谋略、胆识、智慧各个方面相差都是很明显的。特别是《三国演义》里所写的。我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句话,因为历史上的刘备并不像《三国演义》里面所写的那么窝囊,正史里面所记载的历史上的刘备,他是一个枭雄,但是《三国演义》里面所写的,为了表现他的明君形象,更突出了他仁厚一方面,不管怎么说,跟诸葛亮相比的话,差的很多。但是他能够使诸葛亮竭忠尽力,不仅忠实的辅佐他,还要辅佐他的儿子,这是刘备最大的本领。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在刘备手下,像诸葛亮这样的谋臣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得到了刘备最真诚的信任,所以他才能够对历史发展作出那么大的贡献。当然在《三国演义》的描写当中,有些情节人们也是有异议的,比如说写刘备讬孤,刘备讬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你的才干比曹丕要高十倍,所以你一定会有所作为,对刘禅,你觉得能够辅佐他,那么你就辅佐他,如果这个人实在不行,你就自主成都。《三国演义》有这么一段描写,所以有的人就说,刘备又在那里故意的说那种话,让诸葛亮不要篡夺他儿子的皇位。其实不应该这样看。《三国演义》里所写的刘备那一段话,在正史《三国志》刘备的本传里面没有,但是在《诸葛亮传》是有的,这个情节不是《三国演义》的虚构,历史上就是这样,刘备确实要把蜀国的大政完全地交给诸葛亮,所以在《三国志 刘备传》的后面,陈寿评价刘备:“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正史上是有很高的评价的。所以《三国演义》里所写的刘备的讬孤,那也是一种真诚,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诸葛亮当然可以施展他的才干,毫不保留。

当然,谋臣的命运,君主是一方面,谋臣自身也有他各方面的因素。比如同时在蜀国,另一个谋臣---庞统,庞统跟诸葛亮比起来,在个人的品格和才干都有差距,但庞统也是很有才干的,伏龙凤雏嘛。而且《三国演义》所写的那些故事,他处理政务的敏捷,那也是很突出的。但是他的心胸跟诸葛亮没法比了,他要进取西川的时候,诸葛亮劝他不要去,他认为诸葛亮是怕他取得成功,对诸葛亮表示怀疑。这样一个人物自然得不到像诸葛亮那样施展抱负的一个空间了。但总的来说,我们看看刘备这些手下的谋臣,还是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有所作为的,而最突出的是诸葛亮。

东吴的谋臣的情况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东吴的政权的形态跟魏、蜀都不太一样,魏有一个曹操,是绝对权威;蜀国有诸葛亮,刘备对他是言听计从。而吴国没有这样绝对权威的人物,所以吴国所采取的策略,所采取的政策摇摆动摇比较明显。从谋臣来讲,应该说聚集了很多谋臣,《三国演义》中有很多的描写,江南本来就是一个人才汇聚之地嘛。突出的是鲁肃和周瑜,对这两个人物的写法也很有意思,正史上的鲁肃,是非常的有才干、有决断的一个人物,对他的评价也很高,但是在《三国演义》里面的鲁肃有很大的变化,跟历史人物有很多不同,在《三国演义》里,鲁肃变为一个宽厚长者,周旋在周瑜和诸葛亮之间。那么《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什么这么写鲁肃,这个也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至少,我看是为了突出周瑜和诸葛亮吧。所以鲁肃在这里面好像成为了一个陪衬的人物。但实际上不是,鲁肃是一个少年有为,很有才干的人物。鲁肃在赤壁之战的时候三十六岁,鲁肃四十六岁就死了,把他写成那样一个形象,跟东吴的整个的政权形态是有关系的,鲁肃要做一点事情是非常的费力的。比如说,他要劝说孙权,而孙权本身又受制于吴国太、乔国老以及张昭等旧臣,所以在这里,鲁肃就不可能像诸葛亮在蜀国那样充分地发挥才干。而另一个周瑜呢,是吴国最重要的人物了。而周瑜在《三国演义》里面呢,把他的性格写得非常的狭隘,好像他就是一个忌贤妒能的人物。一方面也突出了他雄姿英发,写了他风华正茂时期的才干,但是作为一个文学形象,他的那种忌贤妒能的性格好像给读者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这在《三国志》的记载并不是这样,而《三国演义》要突出他这方面的性格。这个问题我们仔细的来看一看,周瑜在很多地方要陷害诸葛亮,要除掉诸葛亮,但是周瑜的目的是什么呢?他的目的是为吴国除后患。所以《三国演义》所写的应该不是个人之间的狭隘的忌贤妒能,好像诸葛亮超过了我,我要除掉你,他是处处讲,不除掉诸葛孔明,将来一定是吴国的后患,他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除掉诸葛亮。所以他的“忌贤妒能”还不是简单的个人的一个缺陷,还是有一个作为东吴大都督,为国事的考虑。但是呢,他这方面太突出了,所以这个形象作为吴国的决定性的人物,他的弱点、负面的东西太多了。当然,实际上周瑜和鲁肃都是了不起的人才。《三国演义》里面的这种写法,是不是和《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倾向有关系?因为〈〈三国演义〉〉写一切的人、一切的故事都有那么一种突出赞美刘备集团的倾向,而对曹魏集团是有所贬抑的,对东吴集团至少是要淡化的,而这样呢整体是为了突出对蜀国的赞美,从而形成《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整体的倾向。所以呢这三个政权形态的不同,我们看看每个政权之下的谋臣的命运也就是很不一样的,他们的性格也是各有特点,但是总的来说,谋臣是写得非常生动的。如果周瑜,我们抛开他历史人物的真实情况,如果抛开《三国演义》整体的拥刘反曹的倾向的制约,我们仅仅把他作为一个心胸狭隘、忌贤妒能这样一个人物来看的话,那写得是何等生动呀!所以《三国演义》里写谋臣、写这些人物的命运和性格,他受制于其它的很多的因素,才是这样一个情况的。当然《三国演义》的谋臣还有很多了,事实上证明,每一个政治集团,它都要依靠谋臣的辅佐,包括像吕布这样一个人物,身边的陈宫不是一个大谋臣吗?但问题是他不能够用,所以陈宫很快离开他了,所以每一个集团都有这些谋臣辅佐,问题是能不能发挥他们的作用。“主公”不同,他们的命运也就不同。《三国演义》中“谋臣如云,猛将如雨”,这是一部人才的颂歌,热情赞美他们的胆识、才干、品格。总之,《三国演义》既写历史,但同时也是对人的品格的一种赞美。这是非常明显的。我们过去常常强调历史演义小说,着重写历史的故事本身。《三国演义》是写的历史故事本身,他丝毫没有违背历史真实发展的情况,但是呢,他在写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对于这些人物品格的赞美,那是写得非常充分的,是有感情的,它写诸葛亮最后病死军中,充满了感情。为什么有的学者说《三国演义》具有悲剧性?这个悲剧性就在于作者理想的破灭,他把刘备、诸葛亮他们作为理想的寄托,但是这些人物都悲剧的结局,所以整个作品有一种悲剧气氛,作者对这些美好的东西太爱了,要赞美他们,但是历史的事实又说明,这些人物最后的结局又是悲剧性的,所以整个作品有这样一种气氛。

另外《三国演义》通过写谋臣,实际也是对人谋的肯定,毛宗岗本的《三国演义》开头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好像历史的发展就是这个样了,罗贯中本开头儿没有这话,而《三国演义》虽然承认历史发展是这样的,但是他更赞美、更肯定在这样一种历史发展过程当中,那些人的作用、人的才干。还有我们看《三国演义》所写的这些谋臣,其实年龄都不大,他们充满了年轻人的活力,《三国演义》写了那么多的谋臣,写他们的智谋,并没有老谋深算、老气横秋的这种感觉。就以赤壁之战时候的情况来看,鲁肃三十六岁,周瑜三十三岁,诸葛亮二十七岁,今天看来,研究生刚毕业,但是就是这些年轻人演出了那么雄壮的历史活剧来。大家看舞台上的诸葛亮,作为老生是为了表现诸葛亮成熟、智慧;而周瑜是小生,所以是那样英姿勃发,其实周瑜是诸葛亮的老大哥。但是从历史的事实和《三国演义》所写的这些故事来看,这些人都是在年纪不大的时候就演出了历史的活剧,表现了这一代人的智慧和才干,而作者是充满激情地歌颂他们、赞美他们,使这些人物长久地留传在民间,成为我们中华文化当中的很重要的资源。所以《三国演义》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主持人:段老师着重地为我们分析了择主而事的三国谋臣,就我个人而言,除了诸葛亮,我特别喜欢的一个三国谋臣是郭嘉,从他为人和智谋来说,双方面我都是非常钦佩的,他不像,比如说周瑜的心胸狭窄,曹操的奸诈、我觉得郭嘉都没有。我比较心怡这样的人物。就三国的人才的资源来说,我倒觉得蜀汉其实最弱的,鼎盛的时候就是关张赵马黄都在世时候。但是后继乏人,诸葛亮一死,只有姜维苦撑局面。因此,三国中蜀汉最先被灭掉,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曹操那儿有司马懿,孙权那边儿,周瑜之后紧接着的接班人有吕蒙、陆逊。这都是蜀汉所不及的。

从历史回到现实,今天我们大力提倡人才战略,我想从一个公司,单位,企业各方面来说都需要人才,借周瑜那句话,也是“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一个机构,一个国家,要发展就是善于使用人才,知人善任,任人为贤,懂得尊重和爱惜人才。不说兴亡,就其生存与发展的大还是小,是成就卓著还是平平淡淡,某种程度都是取决于怎么样地使用、尊重和爱惜人才。像择主而事的三国谋臣一样,诸葛亮愿意从始至终地对刘备忠贞不二,那才会有当时三国鼎足之中的蜀汉一足。如果我们今天,看有的单位发展得不好,或者在发展的时候突然不行了,往往是人才出了问题,留不住人才。人才的流失就会导致事业的懈怠。最后让我们感谢段启明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演讲。 [演讲时间:2004年11月21日;录音整理:郑艳昆]

供稿:中国现代文学馆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