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系列讲座:“五虎将”与“曹八将”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12 月8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主持人:傅光明

主讲人:张俊

主持人: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诸侯纷争,自当是乱世,真是英雄辈出,猛将如云。小时侯看《三国演义》小儿书时,哪会想那么多诸葛亮的韬略和曹操的权谋,整天想的就是谁的武艺最高,本事最大,什么一吕二马三典韦关张赵云再许褚,还常为了武将的座次而争得面红耳赤。在上一讲里,张俊先生已经讲到罗贯中是刻意要把关羽塑造为一个理想化的武将形象。接下来请张俊先生为我们点评其他的三国猛将。

 

现在第二讲的题目是“五虎将与曹八将”。当时让我讲三国猛将的时候,我想三国猛将如云,如何讲呢,这总得有个中心意思啊,所以就想了这样一个题目,就是曹八将和五虎将,想以此来统率一下所讲的内容。重点讲的是五虎将,为什么重点讲五虎将呢?下面再说。《三国演义》里边,有好几百武将,确实是战将如云。其中性格比较鲜明的、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有二十多个。那么应该怎样看待《三国演义》里边的猛将?是不是可以有两个角度:一是可以从这些武将的品格、才干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我讲关羽的时候说了一下,大概有这么三种类型:第一个类型是骁勇、威猛,像张飞、马超、许褚、典韦、夏侯惇、张郃等,是不是可以属于这一个系列?他们的特点是临阵对敌的时候,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吕布也可以算到这一类里边。从这一个系列下来,我想,像《水浒传》里面的李逵,大概也属于这一个类型,这是一个系列。在《三国演义》里面比较典型的呢,不可能举的很多,只举一个许褚。在《三国演义》里面介绍,他和曹操是同乡,都是安徽人,小的时候他的力气很大,两只手可以牵住两头牛的尾巴往后倒拉。后来他成了曹操的贴身侍卫,跟警卫员一样,始终跟曹操在一起,小说写他勇猛的地方很多。有一个地方写到他和马超大战,是在第五十九回,马超把他叫作“虎痴”、“虎侯”,说他就像猛虎一样勇猛,这是一个系列。

第二个类型,就是智勇胆识型,有胆有识,有智有勇。比如像赵云、黄忠、甘宁等等,这一类人共同的一个特点是,不但武艺超群,而且智勇双全,胆识兼备。我们下边具体讲赵云。像《水浒传》里的武松大概属于这一类的。

第三个类型呢,就是儒雅统帅型的。这一类人,他们不但能够临阵对敌,而且谋划方略,出人之上,能够担任统帅,独挡一面。像吕蒙、曹仁、陆逊、张辽,以及《水浒传》里像关胜、董平等,大概属于这个系列。我们举一个例子。比方说,东吴的吕蒙,这个人我觉得写得很好,他出身比较卑微,十几岁的时候,就跟随他姐夫打仗,很勇敢,但他的文化程度不高,后来投奔了孙权。孙权劝他多读一点书,吕蒙就说,打仗太忙。孙权就说,你忙,我不比你更忙吗?我还读过四书五经,希望你也能多读一点书。吕蒙听了孙权的话以后,就利用打仗间隙的时间,努力读书,后来读得书比较多了,有一次,鲁肃到吕蒙的军营,吕蒙给他讲当前的形势,分析他怎么样能够对付关羽,鲁肃听了以后,很吃惊,说,我以为你只懂得将略,可现在看起来你是学识精博,所以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阿蒙,拍着他的背,赞扬他,他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后吕蒙设计,终于使关羽失去荆州。所以这个人的作为,是有统帅风格的。而在《三国演义》里,他似乎并不是一个很起眼的形象。这是从这些武将的品格和才干来看,是这三个类型,这是一个角度。

第二个角度,我们还可以从魏蜀吴这三个国家的武将系列来看。这就是《三国演义》所写到的,还有民间传说的所谓曹八将和五虎将。所谓曹八将,我尚未查到像五虎将那样明确的历史材料记载。只是大家经常讲,说曹操有八员大将,那么这曹八将是谁呢?就是夏侯惇、许褚、典韦、于禁、曹仁、曹洪、李典、乐进,这就是所谓曹八将。从曹八将来说,根据刚才说的类型,有的属于勇猛一类,有的是统帅那一类的,像曹仁。实际上,《三国演义》里面,曹操的部下,除了曹八将之外,还有另外两个人是写得很好的,如张辽,张郃。

蜀汉刘备手下的五虎将,关张赵马黄,这是大家经常提到的,就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东吴好像没有像曹八将、五虎将这样有组织系列的武将,但是有几个将领还是很有特色的。比如说,吕蒙、陆逊、太史慈、徐庶盛、周瑜,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大多年纪比较轻,里面有属于儒雅统帅性的。我们刚才说的,像吕蒙这个人不但作战勇敢,而且很有谋略,独挡一面,对付关羽,这是写得不错的一个。还有如陆逊,当时孙权让他领兵抵抗刘备的时候,几个老臣就不同意,加以阻拦,但是孙权还是用了他,后来他火烧连营七百里,打败了刘备,孙权也很赞扬他。所以东吴的这几个将领没有把他们叫作什么几将,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年纪比较轻,有才华。我们可以把三国的战将,做这样一个大体的分类。

下面我们主要讲一下五虎将。讲到五虎将,福州大学的王枝忠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作《试论五虎将》,讲得比较全面,大家可以参考。对于五虎将,大体讲这么几个问题。

先是说一下“五虎将”的由来。五虎将这个称号,是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里提到的。从小说来看,是写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时候,把手下的五员大将封为“五虎将”,也叫“五虎上将”,也叫“五虎大将”。其实这个称号应该说由来已久。《三国志》和《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里,就提到了关羽和张飞为“世虎臣”,而且把关张赵马黄五个人并列,虽然没有明白的说五虎将,关羽则始终为首。在《三国志平话》里面,就明确地讲到了五虎将,《平话》和《三国演义》有点不太一样的地方,《三国演义》是讲刘备进位汉中王以后,封了五虎将。而在《三国志平话》里是在刘备称王之前,封了五虎将,时间上稍微有点儿不太一样。这五虎将和八大将,大概是宋元时期比较习惯的一个称呼。所谓五虎之“五”当来自于金、木、水、火、土五行,古时候说世上的万物都是由五行配合而产生的。大家知道,除了《三国演义》里的五虎将以外,《水浒传》里面不是也有五虎将嘛,就是英雄“排座次”的时候,讲到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来为“马军五虎将”。这是说在《三国志平话》就已经有了五虎将这样一个称号。在宋元“三国”戏曲里面,它没有讲五虎将,而是讲“五兄弟”。这和《三国演义》也有点不太一样的地方,在哪儿呢?就是关汉卿《单刀会》里,提到了关羽五个兄弟。是说鲁肃要请关羽来赴单刀会,司马徽劝鲁肃,说关羽有五个兄弟是很厉害的,鲁肃就问他哪五个兄弟呢?司马徽就唱了一支曲子,详黄汉升(黄忠),猛似彪,赵子龙胆大如斗,马孟起(马超)超是杀人的领袖,张翼德(乡张飞)虎牢关力战十八路诸侯。这里说的是关黄赵马张“五兄弟”。《三国演义》五虎将大概是吸取了《三国志平话》里的五虎将和元杂剧里的五兄弟而来的,所以这不是《三国演义》首创,而是由来已久,有依据的。这是我们说的第一点。

第二,说一下五虎将和蜀汉政权建立的关系。大家看一下,就是这五个人投奔到刘备名下先后次序,恰恰反映了刘备从发迹到最后蜀汉政权建立起来的过程。当然首先和刘备走到一起的是张飞和关羽,也可以说桃园三结义是刘备发迹的开始,关于桃园结义,在《三国志》里边没有记载,《三国志平话》讲到了桃园结义,但是写得简练,到《三国演义》里写得很具体,很生动。当时刘备还是一个白丁,那个时候黄巾起义,太守贴出招兵告事,刘备看到了之后,长叹一声,这个时候就有人厉声说,大丈夫应该为国家出力,你在这儿叹什么气呢?刘备回头一看,那个人正是张飞。两人一见如故,就一起到店中饮酒。两个人正在那儿饮酒的时候,关羽来了,三人意气相投,志同道合,就到张飞的庄上商议大事,后来便桃园结义,对天盟誓,结为兄弟。他结义的目的是“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这十六个字在《三国志平话》里是没有的,《平话》只讲他们三个“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只是一种江湖的义气。而到了《三国演义》的桃园结义里,誓词和目的就不太一样了。所以他们三个人走到一起,是刘备发迹的一个开始。接着而来的是赵云,是在第二十八回。赵云来的时候,刘备正处于一个什么状态下呢?这个时候他正东奔西躲,处境很困难,没有自己的根据地,今天投奔这个,明天投奔那个,到处躲藏。这个时候赵云投奔而来,赵云说,自己奔走四方,择主而事,要选择一个好的君主来为他效力,但没有一个像刘备这样的,“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从此以后赵云就一直追随刘备,始终不渝。大家看《三国演义》里写,和刘备关系最密切的武将,除了关羽和张飞以外,就是赵云,可以说他们是患难之交,一直写到九十七回,赵云病重去世,终无二心,一直跟着刘备。随着赵云之后,黄忠来了,在第五十三回。这是赤壁之战之后,三分天下基本上已经定了,蜀汉的事业正在发展,那么黄忠是怎么样来的呢?黄忠是长沙太守韩玄部下老将,镇守长沙,关羽和他大战一百个回合,不分胜负,后来韩玄另一大将魏延投降了刘备,开了城门,关羽率兵进了长沙,而黄忠躲藏起来,刘备知道以后,就亲自到他家里面去请他,黄忠才投降,才归顺的。这一回就是所谓的“关云长义释黄汉升”。最后一个来的是马超,这是在第六十五回。这个时候蜀汉的政权正在顺利的向前发展。马超,小说里面写他英气逼人,少年气盛,先是投奔张鲁,张鲁不太重用他,然后孔明就派马超过去的一个朋友去劝他,让他投靠刘备,马超来了。所以我们看这五虎将和蜀汉政权的建立,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从刘备的发迹到处境困难,一直到蜀汉政权的基本确立,然后到它的发展。

第三,说一下五虎将组成一个军事集团有什么样的条件?这五个人为什么能够组成一个军事力量,为什么能走到一起?应该是有个条件的,条件是什么呢?大概有这么三个条件,就是五人作战都很勇敢,武艺超群,勇猛善战,这是第一个条件。像张飞,大家知道小说里写到他勇猛的例子很多,如第四十二回,就是“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开始“厉声”大喝,曹操的兵就吓得腿发抖,然后“睁目”又喝一声,曹操的军队就乱了阵脚,最后拿着他的长矛又大喝一声,曹操的部将夏侯杰就惊得肝胆碎裂,倒撞在马下。第二像赵云,刘备说他一身都是胆,大家看一下,第四十一回,就是“赵子龙单骑救主”,写他两次冲进曹营,救出甘夫人,怀抱着阿斗,还要打仗,单枪匹马,杀死曹操战将五十多个。还有黄忠两次跟关羽打仗,不分胜负,也是很勇猛的一个人。马超打仗的时候,有一个特点,就是常穿着白袍,称他为“白袍将军”。史传中,诸葛亮曾说他是“勇烈过人”。两次和张飞打仗,打了一个平手,所以刘备称他是“虎将”。这是一个特点,是他们作战都很勇敢,特别像赵云,到后来写他已经七十多岁了,还一直为蜀汉政权冲杀在前。第二个条件,就是这五个人都赤胆忠心,维护蜀汉政权,这里我们重点说一下赵云。赵云这个人,好象作者没有写他的缺点,有人说他是《三国演义》武将里“很完美”的一个人。小说里写赵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就是保护诸葛亮、刘备及刘备家眷的安全,往往是在紧要关头,他舍身忘死,保卫刘备,保护阿斗。大家看一下第三十一回,还有第三十四回,第三十四回写刘备到刘表那儿,刘表的小舅子蔡瑁要加害刘备,赵云带甲挂剑,寸步不离,尽职尽责。第二天参加宴会的时候,他又带剑于侧,站在刘备的旁边,后来刘备让他出去,他才出去,形影不离。而且小说还写了赵云这样一个特点:他就是忠直敢谏,敢于劝告刘备,对刘备提出意见。看第八十一回,写关羽死了以后,刘备要为关羽报仇,攻打东吴,赵云就挺身而出,加以劝阻,有两段话讲得很好,一是说:“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还有一段说:“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这是讲得很好的,奈何刘备不听,结果惨败。再如黄忠,到了晚年,已年届古稀,为刘备占据两川,进位汉中王,立下了汗马功劳,忠心耿耿。还有马超,他投靠刘备的时候,我们说了,刘备的政权已经顺利发展了,蜀汉的主要根据地是在两川,周围的形势是很险要的,而马超守卫着蜀汉的西和北部边疆,正因为这样,诸葛亮才无后顾之忧,而去南征孟获。所以我们说这五个人对蜀汉的政权立下汗马功劳,耿耿忠心,至死不渝。第三个条件,他们都功勋卓著。前面已讲,不再重复。

最后,我们说一下五虎将的性格关系。他们的性格并不太一样,怎么样相处呢?有的学者说,这五虎将不但有组织关系,而且有性格的关系,说得有道理,组织方面,五虎将是刘备封的,性格有互相矛盾、互相统一的地方,统一在他们都忠于蜀汉政权。这里面的关系很有意思,关羽、张飞和刘备,既是兄弟,又是君臣,刘备和赵云、马超、黄忠是君臣的关系。就五个人的性格来说,像关羽,我们开始说了,他是五虎将之首,是老大,但是他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心气傲,傲慢自大,看不起黄忠,也看不起马超。张飞是比较莽撞的一个人,第六十五回,写他与马超那场战斗,马超穿着白袍,年轻气盛,而张飞是黑脸,所谓黑白大仗,写得很精彩。黄忠年纪比较大,老成持重,老当益壮,有勇有谋。赵云在里边起什么作用?从这五个人的性格来看,他有一种平衡的力量。你看,赵云和刘备的关系,他当然不如张飞、关羽和刘备那么亲近,比较疏远;但是如果他要和马超、黄忠比,那么他又比他们两个和刘备的关系密切一些。所以关羽说,赵云久随吾兄,也可以是我的弟弟。在这五个人里边,赵云和刘备的关系就处于这样一个状态。从他的性格来看,他深明大义,机警精细,不像关羽那样傲慢自大,也不像张飞那么莽撞粗心。赵云一生确实是兢兢业业,为蜀汉政权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每次都能圆满地完成任务。四川省社科院沈伯俊先生写过《论赵云》,淮阴师院萧兵先生写过《中国古典小说典型群》,都讲了对赵云的看法,可以参看。

总而言之,蜀汉五虎将,有他们明显的性格关系,曹八将没有这种性格关系,因此,大家读《三国演义》的时候,五虎将的印象比较鲜明,曹八将就有些模糊,甚至有时候是哪八个人都搞不清楚。

以上就是我讲得第二讲,重点把“五虎将”给大家作一个介绍。今天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主持人:听专家们多侧面、多元的,可以说立体的来解读《三国演义》,对我们将来重读《三国演义》,我想一定是有助益的。张俊先生为我们讲了关羽和三国猛将。拿关羽来说,倒也应了常说的一句话,性格即命运。关羽忠勇一生,终局悲惨,也是性格使然。另外,像刘备最后被火烧连营七百里、张飞被部下砍了头,就连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其实都是性格造就的。这当然也是《三国志演义》塑造人物性格特别成功的地方。

由张俊先生讲到历史上真实的关羽的人生“污点”,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贪恋女色,我想到了根据名著改编的影视剧和传记文学的写作,那离历史往往很远。关羽也是这样,我们只知道他是一名猛将,关圣人,不相信他还有一点,男人们通病的那一点——贪恋女色,这好像有损于关羽的高大形象。其实,这个也就关乎到传记写作里的“春秋笔法”,为亲者讳、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三国志演义》作为小说,好歹还写了关羽败走麦城,而我们很多的名人回忆录、名人传记之类,则只有他们的“过五关”、“斩六将”和“单刀会”,好像就是一位被塑造的圣人。可见,作家是史学家的敌人。

最后,张俊先生因为时间的关系,并没有展开来谈关羽崇拜的问题。我想说,之所以在民间形成如此规模的关羽崇拜,是同我们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造神、拜神意识分不开的。大家对鲁迅先生有句话一定特别熟悉,就是:世上原来本没有路,是因为走的人多的,也就有了路。我想把它套用过来,就是:世上原来本没有神,是因为信的人多了,也就有了神。

好,今天的演讲到此结束。让我们感谢张俊先生。

[演讲时间:2004年12月12日;录音整理:郑艳昆]

供稿:中国现代文学馆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