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拨开春秋笔法的迷雾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12 月5 日 |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以前从未料到,天生对学术论文望而生畏的我,竟会以期盼的心情等待一部论文集的出版。

大概缘自父亲讲述的历史故事的熏陶,我从小就对历史有一定的兴趣,小时语文成绩不错,便想当然地认为历史一科也会学得很好,但结果颇有偏差,历史成绩不见得佳。我承认我在对历史教科书的学习上不甚着力,因为里面的内容太过精减,精减到几乎只剩几句年代、事件的简述和总结出来的大道理,那种感觉就像对一位传说中的绝代佳人憧憬已久,但真见到时却发现伊原来面黄肌瘦到了皮包骨的程度,轰然失望之下的怠慢也就不足为奇。

所以一直对以教科书式风格写成的论文保持距离,宁愿阅读以故事方式讲史的通俗书籍,直到多年以后,出自对宋史的偏爱和写小说的需要,我开始阅读宋代史料文献原文,也找了一些近现代学者写的史学论文来看,才渐渐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论文都枯燥。例如,张邦炜教授的文章。

起初并不怎么留意论文作者名字,但在网上看到喜欢的史学文章时我会把网页保存下来,某日点开一一重读,便很偶然地发现很大一部分为同一人所著——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张邦炜。从那天起我就在寻找和等待张教授已出或将出的书,可惜这样的论文集印数太少,更无花哨的包装,太容易湮没匿迹于如海浩瀚的书堆里。我于2003年底买到张教授个人的专著《宋代婚姻家族史论》,之前的著作已无从寻觅,而待到捧起此书姊妹篇《宋代政治文化史论》已是近两年之后。

张教授的论文以理为骨,以史为肉,引经据典,叙述流畅,文风既端正致密又不失精彩生动,读起来丝毫不累,大量的史料细节信手拈来,甚至可以如推理小说般逐层深入引人入胜,给予读者一次次愉快的阅读经历。

而文风和结构上的优点只是吸引我的部分原因。恪守孔老夫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教诲,不敢有悖“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原则,宋人写不便直言的隐事多用春秋笔法,后世治宋史者略一大意也就体会不到其中深意,但张教授能以敏锐的目光透过春秋笔法所布的迷雾,直视其中史实隐约处,再以严谨的态度求证,继而有理有据、客观冷静地论述,得出的结论很令人信服。《靖康内讧解析》(见《宋代婚姻家族史论》一书)与收入张教授新书《宋代政治文化史论》中的《宋徽宗初年的政争——以蔡王府狱为中心》就充分体现了张教授在研究宋代宫廷政治斗争之隐事上的才气和成就,借论述徽宗钦宗父子反目,钦宗与郓王楷、徽宗与蔡王似兄弟阋墙的前因后果,揭开宋皇室竭力粉饰的父慈子孝、兄弟和睦的温情面纱,道出前人少有论及的冷酷真相,也为北宋亡国的原因作了有价值的补充。

很欣赏张教授的治史态度,理性平和,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亦很客观公正,文字中几乎没有情绪化的痕迹,论及人物时不是先主观地给他定性,再找证据进行填充式论证,而是追根溯源,有缘由、有过程地叙述其发展经过,要证明的结论也随之自然而然地逐步凸现。从《宋代政治文化史论》第二部分的北宋晚期政治研究中,可以清楚看到宋徽宗从花花太岁一跃而为风流天子,再至亡国昏君的前后过程,从而不难理解作者的论点——北宋绝非落后挨打,实因腐败亡国。北宋晚期之所以腐败,是因为北宋开国以来所形成的权力制约体系全面崩溃,皇权以及内朝、外朝的权力一概恶性膨胀。北宋亡国不是因为死守祖宗家法,反倒是放弃作为祖宗家法重要组成部分的权力制约体系所致。

另外,张教授研究的对象并不仅限于帝王将相,《宋代政治文化史论》论及的非统治阶层不少,从北宋的宦官、地位低下的伎术官到普通文士、才女,勾勒出一幅易为人忽视的东京众生相,作者在冷静审视的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当时弱势群体的几许悲悯。

在经过两年的等待后,《宋代政治文化史论》的内容没有令我失望,依然有我感兴趣的论题和精彩的论述。看过了书,对书的作者难免会有些好奇。曾遇见一位张教授的学生,她对他的描述大致可用八个字总结:四壁古书,两袖清风。而书的后记中有张教授的25字格言:“遇事洒脱些,做事认真些,待人坦诚些,性情开朗些,生活潇洒些。”最是如此心态如此人,才容易写出不俗的作品。 米兰 (本报书评人)

《宋代政治文化史论》张邦炜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