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当代文学更贴近生活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12 月2 日 | 文章来源:文汇报

文学真的被边缘化了吗?最近,在渤海大学与《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作家》杂志社、春风文艺出版社联合召开的“2005小说的现状与可能性对话会”上,一些作家认为,虽然文学的处境被边缘化了,然而文学的价值却从来没有被边缘化,其实当代中国文学对社会的干预、文学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的披露和关注的力度,不比新中国成立以来任何一个时期差。

文学价值从未被边缘化

莫言说,人们可能会注意到当代作家的作品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家作品的区别之一就是在语言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实际上今天的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努力表现个性化的思想,对社会的反思不是人云亦云,从积极配合形势变成直接干预生活。有的作家未必有干预社会的意识,但确实在他们的作品中为人民立言,替人民说话,在无形中反映了某一个群体的共同心声。这样从个人出发的文学创作也就获得了一种普遍性和大众化,也可以说是不自觉地接近了生活、干预了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讲,今天的文学并没有被边缘化,而是更加贴近现实了。

批评家王晓明认为,其实从力度上来讲,当代中国文学对社会的干预、文学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的披露和关注,一点儿也不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差。虽然文学的处境被边缘化了,然而文学的价值却从来没有被边缘化。清华大学教授、作家格非认为,如果与十九世纪文学辉煌时期相比,或是同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相比,今天文学的处境的确是被边缘化了,文学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显著降低了,其实,全世界也都是这样。毕竟,资讯的发达、文化的多元,使得作家垄断信息资源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这个现象很难说是好还是不好,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社会的一种进步。

不要失去中国人的思维

莫言说,先锋派是西方现代派文学在中国的延续,或者说是中国化的西方现代派文学,但是它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年轻作家往往生活积累不够,个人对社会生活的理解还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看法,尤其没有可以形成上升到哲学这样一种思想的高度。由此便造成了他们不仅在技巧上盲目摹仿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表现手法,在观念上也往往有意识地去摹仿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哲学思想,很多小说里描写的情绪不是中国老百姓的情绪,而是从西方现代派小说里学来的一种“没落的情绪”。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长此以往,中国文学必将失掉自己的个性,失掉中国的文学传统,失掉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法,中国文学无疑将成为西方文学的“翻版”。

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说,回过头来看,这个冲击是非常必要的,没有这个阶段的展示,就没有后来的反思。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家意识到,我们应该有带有中国独特个性、鲜明特色和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当代文学。

莫言说,中国当代文学从哪里去继承优秀传统?怎样才能与西方文学分开?答案很简单,只能从自己的历史中寻找。然而,仅仅有“红色经典”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只能是往更深的地方寻找,那就是中国传统的哲学,中国传统的文学……对于作家来讲,向民间汲取生活的源泉,向民间寻找文学创作的灵感,可能比只是从经典名著里去寻找“真谛”、去寻找“灵感”更加重要,因为文学毕竟是来自生活的。我们的作家应当贴近生活,回到自己所了解的生活中去,深入到社会的下层和最底层之中,与时代、与社会保持一种非常密切的“零距离”接触,由此才有可能提炼出形成中国气派的小说的元素,才能昭示出中国的文化特色。 (闻毅)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