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逃避究竟意味着什么:评《逃避主义》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11 月28 日 |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的当下,阅读段义孚的这本《逃避主义》,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1998年以前,段义孚这个名字,对于我来说,还只是一系列抽象的头衔——享誉学术界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大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等等。1998年,我去台湾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会议期间展出了一本段义孚先生的论文集,封面上印有先生的素描像。从那一刻起,我的脑海中才对先生有了一个具体的印象。

1999年至2000年,我在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地理系做福布莱特学者。许多国际上知名的地理学大师都在这间大学的地理系里供职,段义孚先生就是其中之一。第一次见到段先生,竟是在楼道中的一次偶遇。由于在台湾记下了段先生的封面印象,我一眼就认出了这位既清癯又儒雅的老者。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与他进行过多次交谈,原本符号化的大师形象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清晰。他谦逊和蔼,平易近人,自然而然中,我也随着系里老师的习惯,称他为“Yi-Fu(义孚)”。

在义孚的作品中,人们总能体会到他深深的中国情结。义孚1930年出生于天津,先后在南京、上海、昆明、重庆等城市住过。在本书中,我发现义孚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古代先哲与文人的作品是多么了然于胸。

《逃避主义》充分地体现了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特点。人文主义兴起于中世纪的西方,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业已形成鲜明的人文主义传统。《逃避主义》一书是理解人文主义地理学最好的读本之一。全书站在“我向”的角度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字里行间渗透着义孚的个人情感、道德观和价值观;所选的图片、原始素材、生活事实等等,都能体现出义孚对自然、对世界的超常的感悟力。

据说,《逃避主义》的写作源自义孚的一个灵感。一次他应邀到加利福尼亚州参加一个有关主题公园的讨论会,当时他所居住的威斯康星州正值严冬时节,这个会议使他得以“逃避”居住地的风雪与严寒,并使他充分享受到加州宜人的温暖。在参观迪斯尼乐园时,他看到人们沉醉在自己所创造的魔幻世界和童话仙境中,以“逃避”现实中的种种烦恼。“逃避”一词遂成为试图打开“我—他”和“我—你”关系的一把钥匙。

人类逃避的对象之一是自然。严酷的自然环境、突发的自然灾害都会让人们产生逃避的念头。人类逃避的对象之二是文化。逃避喧闹的城市生活,逃避猛于虎的苛政,逃避严厉的宗教禁锢,这些统统都属于逃避文化。人类逃避的对象之三是混沌。混沌的、不清晰的状态令人感到困惑与费解,人们总是试图寻找清晰与明朗。人类逃避的对象之四是人类自身的动物性或兽性。人类对自身某些粗鲁的特征感到羞耻和厌恶,于是乎,人类作出种种努力,想要逃离这些本性。整容、遮羞等皆属于此类逃避。

人类之所以会产生逃避的想法,原因来自于对自然的恐惧、对社会环境的无法承受、希望感受真实、对自身野蛮的动物性的反感。人类逃往的目的地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逃避暴风雨,逃回温暖的房屋中;逃避高楼林立的都市区,逃往美好的郊区植物园(一种介乎于原始自然和极端人造化世界之间的中间景观);逃避现实的苦恼,逃往虚幻的童话世界。可能有的学者更愿意用“征服”这个词来代替“逃避”;但是,若是仔细地研究与对比各种状况,我们就会发现不是每种迁移都可以用征服来解释的。

“逃避”是一个看似贬义的词汇,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内心与生俱来的逃避心理,推动了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创造与进步。在逃避的过程中,人类需要借助各种文化手段(组织、语言、工具等),所以说“逃避”的过程也是文化创造的过程。

义孚是从人的感觉、心理、社会文化、伦理和道德的角度来探讨和认识人、地理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他的讨论从人出发,注重人性、人情,凡与人有关的一切问题都在他的关注之中。追寻他的文字,就会发现人类在自我与文化中的定位以及人类与自然的真正关系,进而探索逃避究竟意味着什么。

阅读这部作品,不但可以教会我们如何去欣赏、记录、学习及吸收人类的一切成就,还可以让我们反思万事万物之间以及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联系,反思生命的意义与过程,从而找到生命的真谛,创造美好的人生。(周尚意,北师大教授 )

《逃避主义》 段义孚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年10月出版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