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半生为人》:一个逝去时代的精神肖像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11 月14 日 |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

30年之后,记忆中的日常生活被徐晓写出来,集结在她的随笔集《半生为人》里。

在书里,徐晓对一段监狱生活的描述翔实细致——阳光把窗棂的阴影投在墙壁上,她靠阴影的移动来判断时间。在那间屋子里,人的听觉变得异常敏感,能从独轮车发出的吱呦声,听出是装水的木捅还是装饭的铁桶;能从脚步的轻重和节奏中,听出是哪位队长值班;牢房的夜晚是真正的不夜天。本来可以是昏暗的长明灯,到了晚上却刺眼地亮在头顶,让人没有美梦、没有幻想,也感觉不到白天与黑夜的轮换。于是日子挨着日子,现实连着现实,无处可逃。

后来的日子被徐晓形容为“自我拯救”的日子。“如果沉沦下去,我就完了,从此我就变成一个胆子特别小,特别怕事,没有勇气的人,其实就是你被压垮了。后来的日子就是我有意识地强化自己,鼓励自己不被压垮,尝试勇敢,要把勇气外化出来,要向自己证明。”

在《半生为人》里,徐晓写了生命的衰败和死亡,至亲者和至爱者的生离死别。这是个人的体验,也是一代人的经历。

1975年,那一代年轻人经历了“文革”风暴的洗礼、经历知青岁月的磨砺,有的人在精神世界的郁闷和黑暗中沉沦,有的人陷于反省之中从书籍中寻求出路。他们共同经历了中国在“文革”后期最黑暗的年代,也迎来了中国政治解冻、思想开放的复兴时刻。

徐晓用了更多的篇章写到一本影响广泛的民间杂志《今天》,和为它奉献热忱、激情和心血的人们——他们阅读、思想、写作;他们争吵、辩论、演说。他们艰苦困难地工作,浪漫而快乐地生活,这些人包括北岛、芒克、赵一凡、周英、郭路生、史铁生、万之、阿城……当然也包括那些默默无闻又有奉献之心的人,这些人被称为“思想史上的失踪者”。当然还有“星星美展”、“四月影会”……这些人与事的记忆是片断的,零星的,片面的,历史的纠葛、情感的困境交集和缠绕在徐晓的个人化的叙说中。

《半生为人》记录了那一代青年的生活。在北京一个普通的四合院里,凌乱、破败。“每个星期天,我们都会去装订杂志。那个院子里到处都是临时搭建的厨房和矮棚,但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大家都觉得很神圣”。那时,他们在那里朗读自己的小说、诗歌、剧本,有时候也读名著——在那里,徐晓读到了叶甫图申科、帕斯的诗,知道了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名字,并对她的小说《琴声如诉》推崇备至……

2006年,是“文革”30年祭,也是“知青运动”30年祭。作为“文革后”一代人中的一员,那段历史给徐晓什么样的烙印?

“有时给我一种虚幻感”,徐晓说,“实际上‘文革’、‘知青运动’也只有30年的历史,可是恍如隔了几个世纪”。《半生为人》出版以后,有年轻人读了书特别感动,但怀疑这些是不是真的。徐晓告诉他们“是真的”。“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不管是从日常生活还是思想观念,我们那一代人经历和体验过的现实和现在,完全是两个世界”。

徐晓在《半生为人》的前言中写道:当我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母亲,所有角色都面临困境的时候,我要为自己活着寻找一个结实的理由。“我一直认为,人宝贵的品质之一是‘一以贯之’,可是,在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我们‘一以贯之’的东西是什么?!这是我们面临的精神困境”。

那段离当代社会并不久远的历史,严酷、惨痛、荒谬以及它的纯真、浪漫与理想主义,如今在一些人的记忆中已经褪色。对于徐晓而言,追忆这段往事是写作的过程,也是生活的过程。

“毫无疑问,如果每个中国人不能像德国人记忆奥斯威辛的苦难和耻辱一样,记忆‘文革’和与之一脉相承的灾难,我们的民族之魂将长久地徘徊”。

有评论者把20世纪70年代末青年人的生活方式,当成是政治解冻、思想解放的一个社会标本。“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贵是高贵者的墓志铭”被很多人记住,“我不相信”表达了许多人的心声——它们表达了那个逝去时代年轻人的精神困境。

“当时的诗人和诗歌是被人宠爱的,诗人的思考和表达也很容易引起普遍共鸣和呼应。现在的诗歌就没有这样的力量了,诗人也不可能再有那样的感召力了”。(记者 夏榆 )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