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穿墙故事:再造柏林城市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11 月7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穿墙故事——再造柏林城市》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定价:46元

装帧:平装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第一次印刷

作者:沈祉杏

开本:特16开

字数:263千字

责任编辑:徐颖 张瑞洁

穿越历史沧桑 走进建筑空间 思考城市发展

柏林可以说是欧洲唯一一座将二十世纪的历史沧桑、现代都市发展和建筑演变全部收录的城市。本书深刻地揭示了柏林城市改造与建筑设计完美结合的过程。以此观照正在崛起的中国,反思我们超速城市化的问题,面对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中国的城市发展之路该如何走下去......

《穿墙故事——再造柏林城市》作者自序:

柏林,曾经是一座陆地上的孤岛,曾有着一道捉弄命运的隔离长墙,而今,坚固的墙早已倒塌,东西两边的人也已经可以自由穿墙而过,但面对城市里坑坑洞洞的历史遗迹,该怎么重新出发?

柏林可以说是欧洲唯一一座将20世纪沧桑全都录的城市,世纪初的繁华、世纪中的战事以及政治上的冷漠,一一展现在她城市的肌理脉络中;作为统一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首都,肩负着厘清德国过往与未来的重大使命,想必有她政治性、地域性、经济性与文化性宏图大展的意图,然而除却冰冷理性、代表着富强现代国家的分类指针,寻常的她散发出什么味道?透露出什么风华?

黄金20年代的柏林女调,沙哑男性化的嗓音,与玛莲·黛德丽的风格有什么关联?哪些前卫寂寞的艺术家、哲学家或科学家曾在哪一条昔时没没无闻的巷里度过人生的黄金岁月?昔时纳粹行军主道的菩提树下大道是否种了菩提树?荒芜多年的昔日犹太商店内的一张镶着椭圆木框的发黄照片里,那个有着严肃表情的少女哪儿去了?百年音乐俱乐部厕所地板所使用的古典马赛克图样是哪一艺术时期留下的痕迹?新兴的繁华购物商圈,到了夜里是否空无一人?拜访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好音响效果的柏林爱乐厅的高贵政商名流们,是否在演奏时睡着了,所以交响乐的结尾总要敲锣叫醒听众?地铁站出口阶梯上,闲闲不做事伸手跟你要钱的年轻朋克族,为什么有钱染发养狗穿戴时髦?1989年被拆下的围墙,现今遗留的那一小段,是为了让观光客凭吊,还是做为日后重修围墙的凭借(统一后,东西德两边许多人很想将柏林围墙重立起来,还戏言再加高3公尺)?被德国老太太喂得撑了的公园里的野鸭,到了冬天是否还保持候鸟天性而群飞远方?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地段上,为什么荒荒凉凉空着一大片你怎么想也想不透的土地?而不起眼的街角墙上的弹孔诉说了哪一桩生离死别的往事?

《穿墙故事》概要

本书以德文“Berlin”(柏林)、“Einheit”(统一)、“Raum”(空间)、“Leben”(生活)、“Internatinal”(国际)与“Nachdenken”(省思)分章,这些德文字所涵构的主题,与两德统一后的柏林都市、建筑发展有着深切的关系。在这些德文字义涵指的主题下,挑选出统一之后柏林的新建设案例,案例的挑选标准以下列指针为准则:1. 所涉及的问题较具代表性;2. 在建筑上达到较为优秀的成绩。

在“Berlin:柏林城市印象拼图”里,可以发现柏林做为一座现代国际大城所具备的潜力,不论是在环境交通等硬设备,或是在人文底蕴等软件设备上,其号召力与人们对她的期望,在显示她是一个指日可待的明日之星。

在“Einheit:统一后的政治性建筑语汇”里,新兴的政治性建筑物有以下共同趋势:都倾向使用柏林传统的理性建筑语汇,并在建筑外立面上使用大量的玻璃(配合90年代以来的流行趋势),以显示政治的透明性,大部分的政府部门也都开放某些部分给民众参观,或是提供部分空间作为艺术文化展览之用。代表着民主开放与重视文化的建筑空间手法。

在“Raum:关于曾经消失与新兴的城市空间”里,则显示城市中广场的创造,仍是都市规划问题中的绝大难题,基于处事慎重与对传统的尊重,柏林的新广场只能延续旧广场的局面,而无法超越,然而旧广场的品质却不一定是好的,因此衍生许多无解的案例,这些争议,只能留待后人的评断。

在“Leben:纯属轻松的市民生活”里,显示柏林地区民众喜爱的休闲空间非常多样,从古迹利用的怀旧建筑、整洁秩序的理性建筑以至超现代的高科技建筑都有,然而,对于一般民众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建筑风格,不是新或旧,不是本土与外来,而是空间品质。其实,市民生活本就贵在形貌的多样化。

在“Internatinal:各国竞艳”里,也属于政治性建筑的使馆建筑,展现与“统一后的政治性建筑语汇”里的政治建筑相似的建筑手法,亦都使用透明、开放与重视文化的空间语言;与柏林政府部门建筑不同的是,因为不同国家文化的多元风格使然,使馆建筑拥有更多采多姿的外貌,某些案例甚且为使馆建筑的设计方法立下新里程碑。

在“Nachdenken:对于历史的反省”里,显示德国政府在国际督导与本身人道主义提升下,对过往暴行的反省已经深入城市空间的各个层面,至于效果如何,并非建筑文化单方面可以掌控;除了纪念建筑与纪念碑本身的社会心理层面相当复杂外,主政者与设计者主控纪念建筑的情形亦常见,因此沦为当权者的秀场。柏林的纪念建筑,虽然较世界上许多其它地区更加经验丰富、提供更多样的解答,然而,整个纪念建筑的发展,或许跟人性的提升更有关吧!

已经发生,以及正在进行的柏林城市重建,在现代都市发展案例中,是独一无二的:首先,柏林城市本身,无论是政治、战略、经济或是人文方面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再者,像这样大规模的城市重建,在近代以降的欧洲城市中,尚未发生过,可以预期所面临的高度困难;而最受瞩目的是,二次战后德国政府倾向政治人性化,加上德国民族性的天生谨慎,于是在面临都市重建问题时,必然采取了非常慎重的处理方式,因此可以预期,无论手法高低与成果如何,都将提供都市计划与建筑界许多宝贵的经验。

作者简介

沈祉杏,女,1970年生于中国台湾台南。

学历/获奖

1988 - 1990 中原大学建筑系肄业

1992 - 1997 柏林艺术大学建筑工程硕士

1998 - 2003 柏林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博士

1999 - 2001 获得德国NafoG博士奖学金与德国DAAD学术交流奖学金

经历

1993年至2003年其间,于德国柏林Feddersen und v. Herder 建筑师事务所、台南吴金福建筑师事务所、高雄荣九营造股份有限公司、德国柏林Widak建筑师事务所、德国柏林Tonon建筑师事务所、德国柏林GMP建筑师事务所、上海现代建筑有限公司等担任建筑设计师。

出版

《歌乐美──土耳其卡葩多其亚的庶民建筑》,田园城市,2002.04

《日治时期台湾住宅发展1895 - 1945》,田园城市,2002.10

《穿墙故事──柏林》,田园城市,2003.07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