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文学进入二十一世纪了吗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10 月31 日 |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进入新世纪已经5个年头了,许多新出现的文学现象成为人们思考的热点。为了对这些热点作出学理性的回应,广东商学院中文系最近主办了“新世纪新文学”研讨会。与会的内地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对21世纪5年来的中国文学进行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多层面探讨。

凭着对当代文学史的熟知和对当下文学现象的深度跟踪观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炯在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方面对当代文学作了宏观的分析。在共时性上,他高屋建瓴地描绘了新世纪文学生态系统的全景。首先,依据传播媒体不同,将文学现象一分为二,一为传统纸质媒体上传播的文学,一为互联网等新媒体上传播的文学。纸媒文学呈现出多元发展态势和错综复杂的局面,从文体来看,曾经一度边缘化、处于低迷状况的诗歌出现了复苏的迹象,而且,旧体诗的写作与传播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现象,写作者出版刊物、组织社团、酬唱应答,在文学的天空涂抹了一道靓丽的红色。从题材来看,出现了两个层面的分化:一方面,底层写作蓬勃兴起,出现了新工农兵文学、打工族文学、农民工文学等,这是“劳者歌其事”的民间意向与中央“三贴近”(生活、群众、实际)的倡导自然相遇的结果;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收入阶层日益壮大,这个阶层必然以自己的趣味影响文学写什么、怎么写,于是有了“香汗”、“臭汗”并出的格局。在历时性上,他对文学史分期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考维度,指出分期不仅要依据写什么方面的变化,还应注重生产传播方式的变化,如当前互联网等新媒体上文学的生产与传播已对纸媒文学形成了强劲的冲击,网络文学已成气候,也有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张炯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文学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他对当前人们断代、命名的热情持审慎的态度,认为对于新世纪文学与上世纪90年代有无实质性的区别,这些新现象是否足以构成文学史断代的依据等问题,还需进一步地追踪观察,不宜匆忙定论。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马相武教授进一步强调了对文学当前生存环境的考察。他认为在环境中去界定对象,更能把握对象。在开阔的学术视野中,他将对当代文学的思考置于当代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宏观的审视之下,道出了文学当下难以界定的生存境遇:文学泛化了,与文化的边界模糊了,与媒体的边界消解了。一些畅销的图书是文学还是媒体调查报告,就很难严格区别。文学似乎与每个人都有了关系。而与之同时,文学性处于拓展、置换和更新的境地。与文学的泛化相对应的文学研究的扩展,使文学理论成了文化理论,理论上的边界也是大大突破了。在当下,中国主流文化并没有将消费文化推到对立面上,而是与之形成了默契,主流文化并不完全否定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主旋律也可以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主流文学以新的方式存在,主要是同大众文化混合一体。马相武对网络文学、短信文学、文化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哈韩”景观作出了中肯的论析。

广东商学院的多位学者做了专题发言。江冰教授抓住“民间”、“文人”、“庙堂”三个关键词解读文学史,阐述了三种文化力量彼此错综复杂的关系,并将其对当代文学的观察主要聚焦于互联网等新媒体对写作的影响。指出新媒体的“零进入门槛”、交互式共享等特性带来了文学神圣性的消解,使得上述三股力量发生了新的组合,开启了新的发展方向。对产生和发展于网络空间的“80后文学”,命名的意义、文化背景以及“实力派”与“偶像派”的分野等问题与现象,作出了文本细读式的实证分析。孙辉博士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媒体平台上的文学现象向传统的文学理论发出了挑战,使得许多有关文学的全称判断失去其普遍有效性,如网络文学、短信文学的“泛主体写作”使“文气说”、“风格论”等理论话语失去了言说能力;再如,“文学性”的内涵也变得不确定了,要求我们重新加以审视界定,在21世纪刷新人们对“文学性”乃至文学本质的定义。 (孙辉 )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