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李培林:理清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路 
中国网 | 时间:2004 年01 月20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成中国经济热点区域继续北移

中国的改革开放,在20世纪80年代以广东深圳开发为契机,带动了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改革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波热潮;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的开发,促成经济增长热点区域的北移,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的重建,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二波热潮;进入21世纪,我们期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能够带动整个东北地区的恢复人气,促成中国经济增长热点区域的继续北移,推动即将到来的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波热潮。

二、再造中国的制造业基地,中国这个未来世界工厂的形成不能没有东北

改革开放后,围绕东北发展,出现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思路:一是走东南地区的道路,大力发展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个体经济。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从已有的经验来看,这条路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二是国有企业的减人增效,人是减下来了,有没有增效,还要看怎么个算法。现在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大家是赞成的,但如何使用中央给东北投入的600多亿元,大家也有一些疑虑,如果钱使用的不当,那么也有可能没有促进东北现在的国有企业运行机制的改革,反而会进一步强化旧体制的延续。这就好像当年德国政府对鲁尔地区煤钢基地的改造,围绕对鲁尔地区的输血,德国就发生了很大的争论——到底应该输血延续它的结构,还是倒逼其结构调整,死而后生。

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也许会走出一条新路,这条新路不是模仿东南地区的工业轻型化和商贸化,也不是模仿世界其他国家老工业基地的向第三产业转型,而是建立中国的新型制造业基地,换句话说,重化工时代对于全国来说已经被超越,但对东北地区来说,重化工时代仍有被超越。

这条新路的一个关键性的条件,就是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的前景,这种前景现在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其实就是轻工业和外资结合的结果。中国东南地区的改革后的经济快速发展,走的是利用外资和民营资本发展轻工业和商贸,然后用轻工业产品回收资金和换取外汇,再拿外汇去国外买设备来提高技术水平。2002年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427亿美元,但是设备进口额是700亿美元。

中国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不能没有强大的重工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能力。因为重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轻工业发展,反过来却是不可能的。从比较优势的角度看,全国没有任何区域在重工业方面可以与东北的基础相提并论,就是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这么集中、这么大的重工业基地也是很少见的。像轻工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华东地区或者是华南地区,并不具备这种优势,中国将来能够大规模生产大型机器设备的地方可能只有东北。

三、全球化的趋势下“世界工厂”的产业集群的效应会使东北获得新的机遇

随着全球化趋势下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现在世界工厂的产业集群现象越来越明显。在企业之间,现在竞争的已经不仅仅是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管理成本,竞争的内容还包括能否加入信息、技术创新等产业网络来把握机遇。东北地区原来的产业已经有一个自然的聚集,具有形成产业集群网络的基础,如果东北地区的企业能够活起来,那就会对全国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东北应通过形成新的产业集群网络,促进东北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

四、降低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的门槛,诱导产权实行增量改革

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现在实际上根本的问题已经不是意识形态或姓资姓社问题的障碍,为什么东北资本的民营化没有出现显著的成效,因为老是想动存量而没有新的增量。动存量的结果就是较大地触动原有利益格局,只是在原来蛋糕的基础上改变切法,结果是原先没有效率的现在变得更没有效率,通过“一厂两制”新组建的企业,因为跳不出原有利益格局,最后还是新企业老机制。

可以设想先从增量部分实行产权改革,在所有的一般竞争性领域,都要实行混合所有制,降低资本投入的门槛,让民营工业资本、境外工业资本进入。这类新的资本一旦进入,马上会带来企业运行机制的变化,会生长出来新的一块机制,而这一块机制很快会通过学习、扩散过程影响全局。

一方面要看到重化工时代在东北地区没有被超越;另外就是必须降低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的门槛。这两年随着民营资本的壮大,如果能降低外资和民营资本对这些资源和战略性企业的进入门槛的话,那可能会有很大的改变。

五、努力盘活人力资本,激励人气的上升

实际上,东北的整体经济实力并不弱,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当说比西部大开发有更好的基础,东北的人均GDP、人均教育水平和城市化程度都是比较高的,关键是东北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的排位处于下降的趋势。因为东北有一个辉煌的历史,曾经是新中国的“工业摇篮”,为新中国奉献了第一炉钢水、第一列内燃机车、第一架飞机、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辆载重汽车,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是共和国的长子,是东北老大哥。如今,资源枯竭、历史的债务和人员包袱沉重,众多的国有企业步履维艰,大批职工下岗失业,一度辉煌的老工业基地陷入“东北现象”的窘境。形象的比较是近20多年间,东北三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所占份额一路下跌,由原来的16.5%下降到9.3%。东北三省工业在全国的排序不断后移:辽宁省从全国第2位下降到第5位,黑龙江省从第7位下降到第14位,吉林省则从第15位下降到第18位。一个戏剧性对比可以显示东北的兴衰沉浮:改革开放之初,辽宁的GDP是广东的2倍,而现在广东的GDP是辽宁的2倍。

现在东北真正存在的是两大问题。一个问题是潜在的金融风险,东北地区大型国有企业较多,向国家举债(银行贷款)也较多,这些老企业历史上积累的债务,以后多数恐怕都本息难还,甚至连责任人都找不到。这一块如果以后企业、地方政府和国家不想办法逐步消化的话,是个很大的潜在困难。

另一个问题就是人气问题。所谓东北困难,关键是有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国有企业改革的各项改革,在工人的预期中不是获益,他们认为所进行的改革,如就业、住房、养老、医疗、供暖等方面的体制改革,都是要让自己付出一部分利益,而不是获得一部分利益,这样就形成改革预期和自身利益完全是矛盾的。这种情况造成人气极端不旺,或者说使很多工人都产生相对剥夺感。

所以说,东北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如何盘活人力资本”,而不单单是怎么盘活固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问题。按城市化水平和教育水平,东北三省远高于全国水平,但是现在来看这并没有形成一种财富。那些利益受损的工人越是国有大企业的、越是文化水平高,不满越强烈,反抗越有纪律性、组织性。所以,要把人力资本盘活,融入一个新的体系当中,而不是作为一个负担,这一点非常重要。

怎么盘活人力资本?如果试图把所有的东北人都改造成温州人的话,那就像你想把俄罗斯人或日本人改造成温州人,是走不通的。重要的是怎么样找到适合于东北人的盘活人力资本的方式,东北人的优势是非常习惯大企业的那种有组织的、有纪律的、制度化的工作。像温州人那种强烈的个体工商精神,有一个代际的积累和传递过程,不是靠办个培训班就能学会的。东北的人力资本,如果能在发展新型制造业这个增长点上与外来资本结合,可能是盘活一条出路。

一个社会、一个区域的发展活力,根植于调动起每一个人的发展积极性。不能给大家塑造一个真实的希望和梦想,人们就不会都把脑袋开动起来积极地去想办法,就不能焕发出拼搏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 李培林)

中国网 2004年1月20日

相 关 新 闻
· 李培林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