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2003国际金融论坛发言集萃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中国金融改革面临三大任务

我认为在当前来看,中国金融改革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任务。

第一个任务,就是深化金融企业的改革,既要提高它的效益,也要降低它的风险,同时要让它尽可能地逐步实现市场化。当然,从中国银行的效率来看,目前确实跟国际上有较大的差距,从调查情况来看,以香港恒生指数为例,我们两个利率差是3.6之间,存款2.25,贷款5.85,香港的利率差是1.7到2.2,他人均利润是180万港币,而我们内地银行的雇员比较多,大概178万,到2002年底是178万,人均利润大概是不到10万人民币。这说明我们银行管理上确实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从成本计算来看,香港恒生银行在2001年的时候,做一块钱的生意是两毛四分四的成本,我们平均大概是九毛三的成本,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确实面临深化金融企业改革、提高效益方面的重要任务,这里包括健全法人治理,也包括要加强防止道德风险。

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内地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历史因素遗留下来的,也有管理上的原因。我们要通过提高银行的效率,来不断消化这些不良资产,当然这会是比较长的过程,但从整个趋势来看,还是可以做到的。商业银行市场化,包括利率的市场化。中国的基准利率怎么确定,现在来看,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通过短期国债滚动发行、竞价的办法来确立基准利率。有人主张三个月,六个月滚动发行,由国家商业银行竞价来认购,通过他们的竞价就可以确立基准利率。另外一种意见是仿照伦敦商业拆借利率。我认为由于中国的银行同业拆借规模还不够大,另外同业拆借实际上真正隔夜进行的很少。所以,商业银行的改革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金融创新,不断推出能够适应不同客户偏好的金融产品。

第二个任务,要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应该包括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还有金融衍生品市场。就股票市场来看,我们现在有了主板,还要积极慎重地推进二板市场的建设,也就是小型资本市场的建设,同时也要考虑发展柜台交易的问题。所以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是一项系统工程。到2002年底我国股市的总市值大概是3.8万亿左右,但是真正流通的市值只有1.2万亿,这个数字是比较小的,所以中国的股市在目前来看还起不到经济晴雨表的作用。我们债券市场主要还是国债和政策性的金融债,这两种加起来大概是2.9万亿左右,其中国债是1.9万亿。企业债券的规模很小,去年大概发行300多亿,所以债券市场本身规模也还是比较小。从货币市场来看,同业拆借和国债回购现在已初具规模,但是我们的银行票据业务也刚发展起来,企业票据任务开展起来还任重道远,今年开展企业票据工作遇到了一些政策方面的影响和市场信用方面的影响。我们的保险市场现在还比较小,去年年底总保费收入也就3千多亿多一点,和这么大的国家相比,保险市场也比较小。所以说要全面推进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建设,这样才能够真正优化配置金融资源。

第三个任务,要加强金融的法制建设,依法进行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全国人大今年也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开的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所审查的五项法律里有四项是涉及金融的,还有一项决定也是涉及金融的,可见金融立法任务之重和人大对金融立法的重视。立法以后还要知法,现在应该说执法部门已经建立,包括新建的银监会加上原来的保监会。金融业现在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资本一定要通过尽快地流动才能够更有效地配置好资源,同时取得更好的收益性。另一方面,风险会在各个行业之间、市场之间流动和传递,外汇市场的风险可能传到证券,证券市场的风险可能影响保险业。所以,从客观上来看,随着金融的发展,混业经营将是不可避免的一个趋势。这次三中全会决定里提到要沟通各种市场的联系,建立监管部门之间协调的机制,我想这将为今后中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时机成熟时,可建立以金融监管为主体,完善金融机构内控制度、行业自律以及社会监督为补充的复合型的金融监管体系。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创造条件发展资本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是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诞生并发展起来的,从国内经济发展角度看,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本市场,是幼稚的不成熟的市场,从国际资本市场的视野观察,是处于转轨时期的新兴市场。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是转轨时期的新兴市场不可避免的,它随着市场的发展不断显现,也必将会随着市场的发展,逐步得到解决。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创造条件:

第一,大力推进市场主体的制度建设。我们将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推动市场主体,加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尽快建立权力明确的权衡机制,制度约束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采取多种措施,规范各类市场主体,控股股东行为,强化其诚信责任,促使各类市场主体真正建立符合市场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大力推进市场的诚信建设,资本市场参与者的诚信表现,是资本市场正常秩序和维持市场信心,促进市场发展的基本依托,因此要参与多种措施,促进资本市场诚信意识和诚信文化的培育,诚信建设的基础,要将诚信建设制度化,强化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追究失信责任的有效机制。

第三,大力推进市场的法制建设,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中市场化程度最高、最活跃的市场,也是高风险的市场,因此完善的法规、健全的法制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证,而广大投资者是资本市场存在和发展的源泉,投资者的信心和积极参与是市场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也是我们市场的希望所在。因此,必须以切实为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宗旨,大力推进资本市场的法制建设,形成以法律法规为依托的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有效机制,推进法制建设。一方面要继续完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就要提高市场参与者的守法意识和法律素质,要加强对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市场主体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形成一个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法律氛围和公开、公平、公正、高效的市场环境。

第四,大力推进提高信息披露的水平。要紧紧抓住遏制虚假信息产生的源头这个关键环节,采取强有力的监管措施:一是强化对市场主体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管,继续完善各类从业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管理。二是对各类高管人员的从业诚信加强监督管理。三是对各类高管人员进行持续培训,使他们切实提高对信息披露的重要性,提高认真履行信心披露的业务自觉性。四是对制造虚假信息的违法违规的行为,依法惩处,对负有主要责任的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严格的市场进入制度。制造一个披露虚假信息必定受到法律制裁,造假可耻,造假违法的市场氛围。第五,大力推进多层次市场建设,要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改变我国资本市场层次比较单一的问题,大力推进多层次的市场建设。第六,大力推动市场产品创新,今后二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将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些都为我国资本市场产品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要顺应资产证券化、证券大众化的发展潮流,在注意防范风险的同时,逐步推出若干投资者需要的新产品,使资本市场的投资产品逐步丰富起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最近,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若干问题的解决,为中国金融体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中国的金融改革。

健全金融宏观调控机制。2003年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能剥离出来以后,人民银行对金融业的宏观调控和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方式也要进一步转变。其中,一是要健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二是综合研究应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稳固推进利率市场化;三是有选择分步骤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监管体系的改革应该分步实施,目前应加强中央银行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的合作,增强监管当局的政策协调。在条件成熟时,建立以金融监管为主体,完善金融机构内控制度、行业自律以及社会监督为补充的复合性的金融监管体系。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扩大直接融资,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以及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需要。其中,一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改变目前市场结构单一的现状。目前资本市场主要是股票、债券市场,商品期货规模小,黄金市场也刚刚开始,缺乏期货、期权等其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不利于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和分散与规避金融风险。二是在发展主板市场的同时,推进二板市场建设,推进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的发展。三是积极拓展债券市场,扩大公司发债规模。四是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培育理性投资。五是尽力完善目前的法律体系,切实保护投资者。六是加大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断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进一步改革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使其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其中,一是加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二是促进证券业的创新。鼓励证券公司积极转变经营模式,建立完善有效的内控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三是全面推进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努力通过增资扩股吸收民营资本和外资参股等方式。四是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放松银行准入,发展民营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等。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周正庆要为资本市场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下面我对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第一,要统一认识,坚定信心。目前股市持续低迷,与我国GDP持续快速增长严重背离状况,当务之急是要统一认识,树立对我国资本市场的信心。要在三中全会指引下,尽快扭转持续低迷的现状,确保资本市场持续健康的发展,要努力消除近年来一直扰乱投资者思想的一些错误舆论的误导,切实改善融资环境,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使广大投资者恢复参与资本市场的信心。

第二,要为资本市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针对资本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根据当前市场低迷的状况,要着重落实以下措施:拓宽合规资金入市渠道,保持市场供需的平衡。要扩大直接融资,首先要扩大资金的供给,有了必要充足的资金入市,必然会激活资本市场,否则就是无米之炊;要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改变我国股票市场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局面。适度增加保险资金、社保基金进入股票市场的比重,加快发展证券投资基金;要在提高上市公司公司质量、完善治理结构方面下真工夫,确实解决信息披露不实问题。此外,还要建立资本市场应急机制。

第三,是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规范和监管是手段。积极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步发展。

第四,是促进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的有效结合。引导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引导银行资金和保险资金的进入,保持资本市场资金供求的平衡;要加强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的协作。

此外,是与国际接轨。对新兴资本市场发展中的共性问题,要善于学习国际规则,借鉴国际经验,按照国际标准来规范。解决中国资本市场的问题,不能超越其发展的历史阶段和现阶段的基本特征。推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也要按照中国规律办事,稳中求进,实事求是。要着眼于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成熟的投资理念,避免对外开放过早过急,影响金融稳定和经济的安全,尤其要注意防范国际短期资本的出击。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若谷加强亚洲国家合作

为了加强亚洲国家之间的合作,我们觉得至少有三个目标,首先,要加强区域的金融稳定,例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加强经济政策的对话,也就是财政部长,还有央行行长的会议,开了不少会来讨论共同关心的宏观经济问题。第二,我们设立一个自我救助的机制,也就是货币交换机制。还有在其他金融方面取得的进展,例如亚洲国家利用亚洲的债券市场来发行美元基金。我们现在还考虑是否能够发展亚洲的二级债券基金。

另外,还有一些新的发展,亚洲开发银行现在已经建议要研究建立亚洲清算所,这样给我们一些技术支持,能给我们一些平台,使我们的债券市场和其他的财务市场能够进一步的发展。

在亚洲国际金融合作中会遇到一些难题,例如我们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政治和经济体系都不一样,宗教和管理方法不一样,我们的金融市场不发达等。在东亚国家,我们非常依赖于银行体系来提供资金,我们把它叫做间接融资,这带来的很多问题,产生很多坏账。依赖于银行来融资,使得金融市场处于一种幼稚的状态,没有完全成熟,比如说资本市场以及保险市场,还有其他的金融市场,都没有发展的很成熟。银行体系需要进一步得到发展,尤其是要处理好坏账问题。许多亚洲国家的银行坏账率都很高,中国的坏账率也是很高的,要尽快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正在积极促进亚洲的金融合作,中国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来促进它的发展。亚洲占中国外贸的很大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向亚洲国家的出口,今年从1月份到9月份是占中国全部出口的66%,也就是说占中国出口的2/3,这是从进口方面来讲的,从出口来讲,有50%的出口都出口到了亚洲国家。积极地参与地区经济合作,对中国来说和对于东盟国家来说,和对于亚洲国家来说都是有利的。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吴小平国有保险公司体制改革是重头戏

近年来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这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下一步我国保险业将不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监管,继续扩大保险业对外开放,努力促进保险业加快发展。具体地讲,要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不断深化保险体制改革,建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现代保险企业制度。要把国有保险公司的体制改革作为重要任务,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改革方案,通过重组、上市和吸收国内外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进一步增强公有制体制。

二是要着力培育保险市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保险市场体系。要适当增加保险公司的数量和类型,规范市场竞争;要培育再保险市场;要发展中介市场;积极开拓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保险市场;加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形成以道德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良好的市场信用。

三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保险监管,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找准监管部门的定位,由管制型监管向服务型监管转变。继续做好保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保险条款费率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和完善保险业风险评价和预警系统;健全与银行、证券监管部门之间,以及同中央银行和财政部的协调机制。

四是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严格履行我国对外承诺,有步骤地取消对外资保险公司在服务对象和地域等方面的限制,逐步对外资保险公司实行国民待遇。根据保险市场的需求,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引进在健康保险、养老保险、资产管理等方面有特长的外资保险公司。积极学习和借鉴外资保险公司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技术手段和运作方式,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允许具备条件的中资保险公司到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并通过资本运作等多种方式主动参与国际竞争。

美国前贸易代表和商务部部长麦克·坎特中国的金融开放不应放慢脚步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会给中国带来很大的改变,尤其是金融领域。中国今天是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的接收国,美国多年向中国的投资,投资者的信心得到了不断的增加,他们对于中国的金融市场的信心也在增强。我们相信中国的投资环境会不断地进行改善,中国会履行加入世贸的承诺,就要不断地开放他的市场,将进一步地放宽市场准入的条件。

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过程,我们认为中国的这种金融开放不应该也不会放慢脚步。现在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中国将履行它的承诺,中国的人民币将会进一步地改革它的定价制度,我们相信这些对于世界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中国已经接受了人民币可流动的原则,过去它只是盯住美元,将来它会盯住三种货币。中央银行行长周小川认为人民币将来可能变成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另外周先生强调,贸易的自由化也是中国政府努力的一个目标,四大商业银行必须改善他们资产质量,之后人民币才能够自由流动。中国的政府领导人在这些目标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他们希望实现这些目标。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董事总经理许小年中国经济仍然处于通缩之中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经济运行中所存在令人担忧的现象,主要是经济增长的速度过快,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速度过快,以及信贷增长速度过快。

在中国经济最近几年的高速增长过程中,有一些部门是有非常实在的需求的支持,比如说随着我们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的居民消费例如像住房、汽车等等都在以很高的速度在起步,以及和住房、汽车相关联的一些产业,我们都观察到了非常强劲的需求增长。

第二个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中国作为世界的加工厂,我们的外贸额里面越来越多的部分是和外包加工有关,在我们的总出口中间已经有50%以上是属于外商投资的出口,在整个贸易中间加工贸易占的比重也超过了50%。正是因为这些经济结构的变化,需求结构的变化,使我们感觉到中国经济的增长是有一定基本面的支持的。但是正如同刚才我们已经讲过的,在有基本面支持的情况下,我们也看到经济的一些过热现象,今年前三个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达到了30%,甚至超过了30%,这是近十年以来按照实际增长率计算的一个最高的数字。我们知道上一个中国经济、中国投资的高峰是在1993年,根据我们的计算,在1993年的时候,如果扣除物价等因素,它的实际增长是低于30%的,按照实际增长率来说,我们今年投资的增长应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我们认为这样高的投资增长速度很难以持续下去,因为经过1993年、1994年的这一圈投资高峰之后,中国经济已经呈一个过去带有计划体制下短缺性质的经济已经转变成为一个过剩经济。那么,这个供给能力的过剩、生产能力的过剩在过去几年里表现出来的就是通缩,所以中国在过去几年中间出现的通缩,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通缩,不是需求不足引起的通缩,而是因为供给过剩,企业之间过度地竞争、过分地依赖价格进行竞争的一个结果。那么,在生产能力已经过剩的情况下,投资还有如此高的速度的增长,使我们不得不对未来的通缩的形势感到忧虑。

尽管在今年三季度以来,我们看到一些通胀的迹象,但是消费物价指数的上涨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并不反映中国经济内部供求失衡的情况,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成本推动的,我们发现中国生产资料价格今年以来的变动,其中约3/4,就是75%左右可以由国家能源价格来解释,我们国内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大约50%左右也可以由国际能源价格指数的变动来解释。所以,它基本上是属于成本推动型的轻度的通涨,如果扣除国际能源价格的影响,并且剔除了粮食价值对消费物价的影响,我们发现中国经济仍然处于通缩之中,换句话说,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并没有根本性的转变。总体上来说,还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认为从政策的层面来说,有必要采取适度的紧缩政策,将过快的投资增长速度降下来,以免使我国经济中间闲置生产能力的问题进一步恶化,也使得避免将来引起更严重的通缩问题。这我们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增长是充满了信心,这个信心来自于刚才我讲到过的,经过二十年的改革,我国经济中结构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需求不断产生出来,国际经济的分工也在发生着变化,中国作为世界上的一个贸易大国,作为一个世界的加工厂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本版文字整理:周 菡 段春华)

证券时报 2003年10月29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