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绿色GDP也是硬道理

不久前,我写过一篇短文《GDP与做家务》。我的观点是:“家务劳动计不计入GDP,那是统计学上的事;但是,从就业方面来说,专门从事家务劳动的人,其经济和社会意义却应该得到充分承认,并在公共政策上得到体现。”(7月7日《中国青年报》)

近日来,一个“绿色GDP”的概念又在各种媒体上频频露脸。“绿色GDP”不是主张将一种东西计入GDP,而是主张将另一种东西从GDP中剔除。这“另一种东西”就是“生态成本”,即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对自然资本的消耗。同样,我的观点是:“GDP中扣不扣除生态成本,那是统计学上的事;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那些只顾眼前效益,不顾生态成本的开发项目,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并在公共政策上得到体现。”

“绿色GDP”的升温源于一项怒江水电开发规划。一项怒江开发规划称,要在这条中国“最后的生态河流”上修13道大坝进行水电开发,从而引起众多专家的激烈批评。专家们的观点其实很简单:怒江开发规划必须计算生态成本。(9月5日《中国青年报》)

针对“怒江水电开发势在必行”的说法,众专家提出,不能片面强调西部水资源的能源价值,而忽视或掩盖水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人文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价值。对于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态价值的地区,衡量其经济发展,不能简单以传统的GDP计量方式考核。同时,计算GDP,应该考虑环境和资源因素,引入“绿色GDP”的概念。

“绿色GDP”自然是一个很时尚也很诱人的名词,但是绝大部分地区并没有怒江那么多由绿色反射出的生态光环!我的担心是,是不是因为怒江众多的生态光环,才引来了众多专家和社会各界的生态关怀?因为我注意到,在一些生态已遭破坏,环境已受污染的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反而让人有些麻木了。

在生态最脆弱的地区,我们常见到的是,一方面,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高谈阔论,慷慨陈词,说是要注意“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却因“发展经济”而在生态问题上杀鸡取卵,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老百姓不是专家,但在生态问题上,有时竟然也有专家一般的见识。生态环境方面的纠纷以至诉讼屡屡见诸媒体,“主动”的一方往往是老百姓。但是,那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高明的地方,而是因为他们不堪其苦了。

云南大学亚洲国际河流中心主任何大明教授对怒江生态进行过多年的考察。他说,如果把生态打入成本,把资源与环境因素考虑进去,你就会发现,投入了10元钱,可能只赚回了几角钱。但是,在传统的统计中,GDP增长却是显而易见的。GDP意味着什么?在经济学家那里,只是一项经济活动指标,并不表示经济效益。但在一些政府官员那里,却成了一种政绩的标志。可以说,正是这种政绩观,将GDP推到了不适当的地位。

发展是硬道理,“绿色GDP”也是硬道理。

让人欣喜的是,怒江开发规划终于引发了众多专家对当地生态的关注,我想,即使怒江开发“势在必行”,“绿色GDP”的概念也一定会在开发过程中有所贯穿。同时,《海南日报》报道说,一项名为“中国热带森林环境价值核算和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正在海南开展,“绿色GDP”即将纳入海南省政府的统计公报。

但是,我仍然希望,“绿色GDP”不能只在绿色最多的地方才让人提起,也不能只在专家们关注的地方才让人提起。(尚德琪)

中国青年报 2003年9月10日


许宪春:解读绿色GDP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