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专家激辩徐工并购案 危及国家安全或超国民待遇?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6 月19 日 |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徐工并购案成观察开放政策的标志性节点,但这事件正引起国人对经济安全、外资超国民待遇等的质疑声浪,经济学家张军认为,徐工所处的工程机械业不是战略性行业,不要随意将经济问题政治化;而商务部研究院专家梅新育则认为,凯雷并购徐工的争论,是对外资享受超国民待遇的反弹,政府有权利和义务保护国家安全。

外资并购正引发了中国政府的关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李德水称,要谨慎对待垄断性跨国并购,防止出现财富创造出来后,其所有权和支配权却不完全属于当地政府和人民。

但经济学家张军昨天向早报记者表示,他不同意李德水提出的国家经济安全论。张军认为,经济安全不能滥用,我国在经济改革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左的观点一定要当心,中国经济目前还很脆弱,中国现在不是外资多的问题。

张军表示,他对于凯雷收购徐工的背景细节并不清楚,“但这肯定跟安全扯不上边,目前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在抬头,一些西方国家提出中国崛起是个不安全因素,我们就要告诉他们中国崛起后也不会改变规则,如果崛起后就改变规则,会引发外资的恐慌。”

商务部研究院专家梅新育则称,凯雷并购徐工跟贸易保护主义没什么关系,而是外资目前享受超国民待遇,引发了国人对超国民待遇的反弹。

梅新育在忙碌中仅就凯雷并购徐工提出三个观点:一是外资超国民待遇产生的一个原因是企业内部争夺控制权,国内并购企业的经营者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宁愿选择并不有利于自己的外资并购,也不选择有利于企业经营的内资并购。二是外资超国民待遇并不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是对市场的进一步扭曲,理所当然引发市场反弹,并且外资享受超国民待遇的时间越长、力度越大,反弹越大。三是任何国家和政府,都有权利和义务保护国家安全。

凯雷并购徐工并购案,或许因为这场社会争论而不那么顺利。据海外媒体报道,目前国务院正酝酿成立一个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由商务部、财政部、国家外管局、工商局等联合参与的、类似于外资审查委员会的部际联席会议。同时,一份由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联合制订的限制外资并购国内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规定已上报至国务院,预料近期将由国务院办公厅下发。

根据报道,有关部门打算在新规定中明确列出一份包括二三十家重点企业的“名单”(其中包括徐工),要求对这些企业保持国有资本控制力,考虑到维护对外开放的形象等原因,最终规定并没有直接列出名单。 (肖莉)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