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院士热议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6 月7 日 |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正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成为两院院士讨论中的热门话题

6月6日,记者在两院院士大会采访时,热情邀请院士们为本报挥毫寄语。院士们都很高兴,欣然挥毫。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子仪、孙伟写下的寄语。

“创新型人才是能认清形势、抓住要点,然后相机突破的人。”

——中科院院士、数学家吴文俊

“创新型人才是充满好奇心的人,是那些看到苹果掉下来就会不停发问的人。”

——中科院院士、材料科学家曹春晓

“创新型人才的首要素质是,要肯于在基层实干。”

——工程院院士、核反应堆工程专家周永茂

“创新型科技人才有良好的学术基础,思想活跃,能在了解国际前沿成就的前提下突破传统的框框。”

——中科院院士、控制论与系统科学家陈翰馥

“创新型人才是从小就具有充分想象力的人,是能创造出‘第一’的人。”

——中科院院士、导弹与运载火箭专家谢光选

“创新型人才有两个条件:第一,要有坚实的基础,广泛的学识;第二,能够不为现有知识所局限。”

——中科院院士、林业数学家唐守正

“创新型人才要能深入到工作中去,且坐得住,要能认准目标坚韧不拔去努力。”

——工程院院士、冶金机械专家陈先霖

国际交流:培育人才的平台

“要创新必须了解什么是新,在同国外同行的交流互动过程中我们才能知道什么是新的,很多新事物都是在不同思想的撞击中产生的,人才培养也不例外。”曾经在加拿大新布瑞斯克州立大学完成林学博士后研究的唐守正院士告诉记者。

院士中的很多人都曾有过国外学习的经历,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更是他们科研工作的一部分。如何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也自然成为院士们热议的一个侧面。

唐守正认为,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专家是在一个很大的平台上才能出现的,而出国留学和引进国外人才是构建大平台的重要一环。

“中国现在的科技比较弱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向国外学习,将来中国科技非常强大了,全世界都向我们学习时,我们也仍然要以谦虚的心态向国外学习,别人总有比我们强的地方。”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获得博士学位的吴文俊院士认为,在国外留学的经历对于学者扩大眼界、启发创新思维很有好处。

不畏权威:创新型人才的精神

“国外年轻学者敢于对学界的权威提出不同看法,国际学术报告会上,我经常看到有人站起来提出问题;但在国内,院士发言时,台下很少有敢提反对意见的。”在曹春晓院士看来,与国外人才交流和学术交流过程中,不仅能吸收借鉴创新成果和创新思维,可学的还有很多,不畏权威、敢于怀疑的精神就值得学习。

“如果有晚辈在学术上敢对我提出问题,我会觉得他是个好样的,这样不被传统所束缚的人,才是具有创新潜质的人。”曹院士笑着说。

陈翰馥院士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我希望去海外学习的年轻人,不必遵循老路,尽可能学新的东西。”

应试教育:人才培养的隐忧

院士大会上,不少院士对目前偏重应试的教育模式表示深深的忧虑。“从我的儿子、孙子一辈看,现在学校的教育方式应该改变,不改变就无法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曹春晓院士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改革十分必要。

他说:“现在的学生考试能力很强,但创新思维的能力却并不很强。过于强调考试,学生们缺少了玩的时间,只盯着书本。其实孩子们在玩当中才能学到活的知识。”

宽松环境:院士的呼吁

“会议成堆,现在已经到了比以前越来越严重的程度。到65岁退休,一半的时间都在开会,所以一个人科研的周期缩短了一半,对国家的损失很大。”院士大会上有院士遗憾地说。

唐守正院士也认为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要还学者研究时间,现在很多学者都被行政事务缠绕;原始性创新不是计划出来的,学者需要更多的学术思考时间。”

“少向人才施加论文数量等具体的压力”,陈翰馥院士表示,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给人才提供更自由的空间和更宽松的氛围,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年轻学者远离压力和诱惑。

本报记者 殷新宇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