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2006上合组织峰会:共商区域和谐发展大计的盛会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6 月16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元首会议在上海召开。这是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5周年、“上海五国”机制建立10周年后,这个年轻地区合作组织的一次阶段性重要峰会。这次会议在总结以往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当今世界和地区形势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

首先,加强政治互信关系,提高新形势下的战略协作水平。

建立牢固的政治互信关系是“上海精神”的第一位要素,是“上海五国”和上海合作组织取得各项成果的重要前提。正是由于各成员国能够摆脱历史造成的误解,超越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上海合作组织才能在共同面临的问题面前形成统一的认识,通过密切的协作形成强大的合力,使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棘手问题顺利解决;并面对地区内一时膨胀的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采取一致行动,确保了各成员国稳定与发展所必须的地区安全环境。

目前,上海合作组织所覆盖的地区正在面临深刻的变革,各成员国社会转型正处在关键时期,外部势力对这一地区的关注和影响日益增大。这一急剧变化的地区形势要求上海合作组织在强化内部互信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组织今后战略协作的重要领域。在本次峰会上,各国元首和部门领导人签署了10个重要文件,体现了上海合作组织今后加强政治互信和战略协作的主要方向。

其次,针对变化中的地区安全形势,继续深化安全领域合作。

“上海五国”和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与发展首先源于各成员国对地区共同安全的需求,并在新安全观的指导下,通过各国间的对话、协商,解决了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边境地区军事互信、预防危险军事行动、裁减边境军事力量等传统安全问题。随着地区内恐怖主义活动对各国安全威胁的加剧,上海合作组织首先提出了反对恐怖主义的主题,并逐渐形成了各成员国打击“三股势力”的合作机制,建立起相应的常设机构,有效地遏制了地区内的恐怖主义及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对各成员国稳定与发展的干扰。

然而,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在地区内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现象,尤其在一些经济发展和体制转型正处在艰难阶段的国家更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上海合作组织在反对恐怖主义的中关注到这一层面的问题,并将防范和治理非传统安全因素纳入了安全合作的视野。本次峰会上签署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关于国际信息安全的声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2007年至2009年合作纲要》、《关于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境内组织和举行联合反恐行动的程序》、《关于查明和切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境内参与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活动人员渗透渠道的协定》等文件,标志着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合作正向着更加广泛、深入层面(尤其是非传统安全领域)扩展,并且进入更加规范化、机制化的阶段。

第三,加快经贸合作机制化建设,全面推动区域经济稳步发展。

上海合作组织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一直是各成员国积极推动的重要方面,也是各有关地区和全世界近期关注的重点。冷战的结束给欧亚地区带来的冲击不仅表现为原有的地区安全格局被颠覆和新地缘政治版图的形成,而且也表现在传统经济体系和经贸联系被打破。由于中亚各国均为内陆国家,地理因素严重地制约着各国经济的复苏。在世界进入新世纪后面临的全球化浪潮前,通过区域一体化增加抵御风险能力、降低发展成本、拓展缓冲空间,成为各国际政治和经济主体的优先选择。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在经济特征和产业结构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既为区域经济合作关系的形成提供了基础,也为合作的发展带来了困难。

5年来上海合作组织积极为各国经济合作的发展创造条件,并制定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远景目标。各成员国对经济领域的合作都持有积极态度,但由于整个地区均处在国家经济模式转轨的微妙阶段。不同的经济发展目标在区域发展的总体需要中尚有待进一步调整,而有利于多边经济合作的便利化环境建设也需要完美。目前,除了宏观上的调控作用外,政府正在从国内和国际经济活动的领导角色中淡出,因而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仅靠国家的热情和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在本次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召开前夕,上海合作组织实业家委员会在上海成立,各成员国国家银行行长又在峰会上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成员关于支持区域经济合作的行动纲要》。实业界和金融界的积极加盟,无疑将给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注入新鲜的、强大的、持久的动力。

第四,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普遍要求。冷战的不对称结束,片面地刺激了大国集团力量对比不均衡的发展。仍然承袭冷战思维的单边主义、新干预主义、“民主改造”等理念和行为,加剧了国际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和不稳定。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在世界各地区(特别是不发达地区)形成的压力,国际社会多数成员的不适感引发了不同形式的反弹。而由此引起的动荡、甚至激烈反应,对维护冷战结束以来的世界安全造成了困难。上海合作组织的“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指导精神,以及在这一基本精神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新型国家关系模式和新型地区合作模式,为当今世界的多样性发展方向带来了一袭新风。

在这次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各国元首在共同签署的《上海合作组织五周年宣言》中指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向前发展,建立21世纪新型国际秩序的进程缓慢而不均衡,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日益加深。国际社会拥有实现稳定、和平和普遍发展的良好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和威胁”。上海合作组织将“为建立互信、互利、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全球安全架构作出建设性贡献”。这一重要共识的形成,对覆盖3200平方公里和14.8亿人口的上海合作组织今后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也势必会对更广泛的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发展产生示范作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副所长许涛)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