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伊拉克新政府就职 未来政局仍面临诸多难题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6 月8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经一个月的内部协商后,以马利基为总理的伊拉克新内阁通过议会批准后宣誓就职,伊战后首届民族团结政府正式宣告成立,什叶派主政、库尔德人和逊尼派等辅政的权利格局初步形成。伊拉克政治重建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伊未来政局仍面临诸多难题。

新政府成立对伊政治进程影响深远

首先,伊政治重建在程序上步入终点。

伊战后,美即制定了伊“政治重建路线图”,极力将其打造成“中东民主改造”样板。但美军入侵与占领,引发了伊反美浪潮。其中既有复杂的利益之争,更兼有不同价值观和宗教信仰的深层冲突。同时,由于萨达姆旧政权解体而新政权迟迟未能建立,伊境内各种宗教、民族和政治派别争相分割战争红利,长期受压制的民族教派矛盾也随之泛起,权利角逐日益激化,种族教派冲突不断升级,安全局势动荡不定。

美在伊的民主改造遭遇严重“水土不服”。3年多来,伊先后经历联军军管、筹建临管会、选举过渡议会与政府、永久宪法公决和组建正式议会等坎坷历程。按伊拉克永久宪法,新政府成立意味着伊政治重建在程序上已驶入最后一站。

其次,什叶派主政的权力格局基本确定。

新内阁的37名部长中,议会第一大政党联盟―什叶派的“伊团结联盟”占去半壁江山,拥有石油、财政部长等要职等17个职位;第二、三大政党联盟逊尼派、库尔德人分获5、4个职位,其中库尔德人兹巴里留任外长。逊尼派人士祖鲍伊和库尔德人萨利赫还被任命为副总理。同时由于各方尚存异议,国防部长和国家安全事务部长暂由二人担任,马利基总理暂任内政部长一职;伊亚德·阿拉维领导的世俗派“伊民族和谐”获得4个职位。至此,什叶派主政、库尔德人、逊尼派等辅政的权利格局初步形成。舆论认为,与过渡政府相比,马利基新政府的合法性和执政权限会大大增加,会获得国内外广泛认同与支持。

伊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

1、解除民兵武装,稳定局势难度大。

以鹰派著称的马利基在新政府成立当日发表的“施政纲领”中,将恢复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作政府首要任务,他坚持将民兵武装并入伊武装与安全部队,但遭各方抵制。“迈赫迪军”首领萨德尔称:“除非其他民兵组织解散,伊军队和警察有能力保护什叶派免遭逊尼派极端分子攻击,否则不会解散‘迈赫迪军’。”塔拉巴尼总统视其领导的“库爱盟”中的5万民兵为“正规军”,不愿“放下武器”。既使拥有少量民兵的马利基所在的达瓦党多数成员也拒绝解除武装,认为伊安全恶化不应仅归咎于教派武装。事实上,马利基本人胜出总理得到以哈基姆为首的什叶派政党-伊斯兰最高委员会的教派武装“巴德尔旅”、以及萨德尔的“迈赫迪军”的鼎力相助。解除民兵武装触及各方利益,绝非易事。目前,只有没有民兵组织的逊尼派政党支持他。而如问题久拖不决,日后各派政治较力极易再度演变成教派冲突,使伊陷入暴力旋涡。

2、修宪将引发新的争斗。

伊拉克各派对2005年10月通过的永久宪法草案仍存分歧。什叶派、库尔德人政党主张联邦制,以控制辖区内石油收入支配。库尔德人要求扩大自治权,将盛产石油的基尔库克划归库尔德自治区,增加地方税收与石油收入。而位于6个贫油省的逊尼派则要求加强中央政府权力、财富共享。6月,伊将就宪法修正案举行全民公投,此前三派能否达成共识仍属未知。同时,为避免过渡政府曾因门户之见“以权谋私”,马利基拟让独立派人士出任内政、防长和国家安全事务部长,但什叶派“伊团结联盟”中的部分党团威胁如该联盟不能获得内政部长,将退出该联盟。平衡权位之争也是新政府面临的一大考验。

3、美伊在撤军问题上分歧严重。

大多数伊拉克人认为伊治安恶劣、乱象丛生的主要原因是美军占领。马利基总理也反对美长期驻军。鉴于联合国安理会有关授权负责美稳定伊拉克局势并重建该国的决议将在2006年底到期,5月20日,马称:“将制定一个客观的时间表,将全部安全使命移交给伊部队,结束多国部队的使命。”但近来,布什政府一再强调伊军队在有能力接管安全责任前美军只能减少而不会撤出伊。未来美伊在撤军问题上冲突将难以避免。

新政府成立的影响

1、邻国对伊态度谨慎。

随着什叶派的马利基政府在伊主政,伊拉克、伊朗、叙利亚、黎巴嫩可能形成一个什叶派“新月”地带,引起沙特等逊尼派阿拉伯国家的普遍担忧,与伊关系不即不离。同时,随着伊拉克库尔德族影响的扩大和自治地位的加强,已引起土耳其、伊朗和叙利亚等有库族聚居的邻国的警觉,它们担心伊拉克库尔德族出现独立倾向,并引发地区连锁反应。最近,土耳其、伊朗军队在伊拉克边界集结,伊朗军队甚至进入伊拉克境内打击反政府库尔德武装,叙利亚关闭了叙伊边境。对此,伊拉克新政府表示严重关切,称不允许外部势力干涉伊内政。

2、美仍难从伊脱身。伊新政府成立对美无疑是利好消息,有助于缓解美政治军事压力,牵制反美武装,平息宗派冲突。因此,布什称新政府给伊提供了一个“前进的机会”。但短期看,寄望“羸弱”的新政府弥合各派矛盾、有效控制安全形势、着手经济重建并不现实。因此美仍难从伊脱身。(瑞雪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亚非所副研究员)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