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建议金融体制和国资改革要加快

日前在上海召开的中国高层改革论坛上,周叔莲、张维迎、樊纲、温铁军、陈淮等著名经济学家纷纷建议,金融体制改革和国资改革步伐太慢的现状需要尽快改变。

樊纲明确提出,金融体制改革滞后是目前改革的一大瓶颈,也是国内居民大量储蓄难以转化为投资的一大原因,下一阶段的改革重点便是要打破这个瓶颈。

樊纲认为,金融体制改革包括两大方面,一是资本市场缺乏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来适应我国地区差异大、经济类型多的现实,二是银行体制滞后,拒绝民营资本进入金融行业。而目前众多中小企业又存在大量资金需求,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又难以满足这点,这是体制严重不对称造成的。

一直以来,反对民营银行的阻力主要是一方面他们不希望给自己制造更多的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央行和一些金融专家担心民营企业创立银行动机不纯。

樊纲认为,在对待民营银行态度上,重点在完善监管,形成一套有效机制,防范出现类似的情况,而不能因为存在这种可能性便扼杀符合市场规律的东西。何况随着银监会的成立,有了专门的金融监管机构,监管能力将逐步提高。从金融体制改革的迫切现实来说,发展地方中小型金融机构解决地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难过引入民间资本等多元资本,改变现有银行资产结构,化解金融风险和完善金融体制已势在必行。他最后透露,国家可能将出台有关政策鼓励民营资本参与中国银行业改造。

国资改革下一步重点是产权制度改革。樊纲认为,国资大规模转让、拍卖等会越来越多,国资将从企业资产形态退到公共资产形态,将从控股资产形态退到参股形态。张维迎则开出药方说,要利用民企、外企来消化国资存量,重组国企,这是所谓外部民营化。此外,也可采取内部民营化,如MBO、ESOP、上市民营化等方式。但他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外部民营化所起效用远超过其他改革方式。张维迎还提出建议,可以推动并规范各地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让企业挂牌,让市场形成企业价格。

“民营资本将成为国资退出的重要接盘方。”樊纲的这一看法得到了其他经济学家的赞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淮介绍说,国家产业政策正在发生变化,由过去集中发展转为产业退出。这在事实上为广大非国有资本参与国资重组创造了极大的空间。民营经济的发展本身就是在改革经济结构,并且民营资本事实上也积累了足够的资本、人才可以重组国资。

著名经济学家周叔莲认为,民营经济是改革国资的坚实力量。由于体制的落后,国有企业之间缺乏互动协作的精神,反而在互相较劲中浪费了资源和效率。民企的运作规律最符合市场规律,只有纯粹的资本才知道该如何趋向最大化。

温铁军在分析今后发展趋势时说,目前世界上产业结构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高技术,金融资本,设备制造,一般制造业,能源、原材料。目前,中国处在第四个层次上。随着国资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以及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会加强对基础产业和设备制造业的需求,我国将成为设备制造业大国。可能从第四层次,变成三、四层次结合,进一步发展可能会跃升到金融资本这个第二层次。从第四层次到三、四层次结合可能在2010年前完成,达到第二个层次可能会在2010年至2020年之间。

(中证网) 2003年9月29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