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广西教育厅和招生考试院携手媒体推"阳光工程"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7 月14 日 | 文章来源:南国早报

7月13日,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部分专业因生源不足降分投档,广西招生院及时发布信息,通过媒体向社会说明降分原因,并提醒考生不要因为急于求学而上招生骗子的当。近些年来,自治区教育厅和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在增加招考透明度、加强与媒体合作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使考生最快最全面地了解到了公共信息,得到社会好评。

现场直播高考分数线发布会现场

升学考试不仅事关数万考生、家长、老师,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2004年以前,广西招生考试院就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通过媒体及时向社会发布高考分数线的划定情况。2005年,广西招生考试院的作法又前进了一步,显得更为人性化:通过电视台现场直播新闻发布会现场,并在发布会上安排了特定时间,让记者提问。此举让许多对分数线翘首以盼的考生连声叫好。

今年,广西招生考试委员会在公布高考分数后不久的6月23日,召开公布高考分数线的新闻发布会。与去年一样,发布会再次邀请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在会议结束后,招考部门还根据不同媒体的特征,以电子文档(方便报纸录入)和纸质文档(方便电台播读)的方式,向记者们提供了高考一分一档表,使记者们能以最快的速度播报了这一新闻,满足了考生的需求。

最新消息“不过夜”

7月11日,是广西高考本科第一批填报复征志愿的时间。7月10日,广西招生考试院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整理各高校的缺额信息。10日晚11时30分左右,记者接到考试院的电话,称第二天即进行一本复征志愿的填报,希望能及时通过媒体发布信息。电话中,负责媒体联络的宣传人员提到:“复征志愿只有一天时间,希望你们能尽快帮忙发表,要不然就有可能耽误考生填报志愿了。我们副院长也刚离开办公室。”本报及时调整版面,刊发了这一条重要的信息。

事实上,广西招生考试院的“深夜来电”已不是第一次。在高考成绩刊登完毕考生次日可查分数时,考试院也曾“深夜来电”,表示由于时间紧急,错过了电视台播报新闻的时间,许多考生也许不知道,在这些便捷信息的背后,是工作人员作出的许多努力。

网站内容丰富及时

2006年高考考生小黄,考分刚上三本线,不知报考哪所学校较有把握。在老师的指点下,他打开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查到了去年三本的缺额信息。参考去年各高校的缺额情况,他填报了一所去年生源缺口较大的高校,“这样上大学的机会大一些”。

记者注意到,广西招生考试院充分利用本院网站,及时地发布招考最新信息、考试须知、招生简章、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体检意见、招考政策、一分一档表等,网页更新速度很快,方便考生查询和参考。

携手媒体营造良好招生舆论氛围

在2005年的基础上,今年广西招生考试院继续推进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进一步细化和实化信息公开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无论是区级媒体还是市级媒体、无论是报纸还是网站,只要提出报道需求,考试院都一视同仁,尽量提供信息。

在今年3月举行的2006年全区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会议上,在谈到高校招生中的新闻宣传工作时,自治区教育厅厅长余益中说,教育部门在招生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公开一切应该公开的信息,促进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形成公开透明的招生考试工作制度和体系。

二是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包括招生政策规定、招生计划、全区考生分数段、录取时间安排和录取进展情况等在内的招生考试信息,确保有关考生和家长都能了解政策和信息,做到家喻户晓。

三是在录取期间要实时向考生提供录取状态查询,做到考生查询到的录取状况与招生录取现场基本同步。

四是对所有未完成的招生计划面向全体考生公开复征志愿,并严格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录取。

余益中说,新闻媒体是考生、家长及社会了解招生过程,获得招生信息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社会舆论的反馈窗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和学校,要将招生宣传工作作为招生考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专项部署。

对于普通高校的招生宣传工作,广西招生考试院将目标定为“营造和谐的招生社会环境”。在今年6月2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考试院院长杨伟嘉说:“今年我们将积极主动与新闻媒体沟通,及时地将招生政策、招生规定和招生进展情况通过新闻媒体和招生考试院公众网站向社会公布和宣传。”(记者 周寒)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