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减灾会议在神户闭幕

世界减灾会议关注受灾儿童

世界减灾会议强调志愿者作用

世界减灾会议 专家呼吁大城市地下开发时应加强防灾

中国民政部长在世界减灾会议上阐述中国减灾倡议

由联合国主持召开的世界减灾会议22日在日本兵库县神户市闭幕。与会各国代表表示将加强21世纪的全球减灾活动,力争在世界范围内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代表出席了为期5天的会议。代表们对1994年世界减灾会议制订的《横滨战略及其行动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审查,总结了多年来国际社会在减灾方面积累的经验、存在的差距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了《兵库宣言》和《兵库行动框架》。《兵库行动框架》为2005年至2015年全球减灾工作确立了战略目标和行动重点。

本届世界减灾会议还就印度洋海啸问题举行了专题讨论会和特别会议,从减灾角度对这次灾难进行了审视。各国代表承诺将继续为受灾国提供援助,并表示与灾区人民团结一致共度难关。另外,代表们经讨论后达成共识,支持在联合国协调下进行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的建设。(记者毛磊 何德功)

印度洋海啸为减灾提供十大教训

参与组织神户世界减灾会议的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机构,从印度洋海啸中初步总结出了十大教训。该机构的一名发言人22日对新华社记者说,这些教训对于防范其他自然灾害也“非常有价值”。

这十大教训是:

1、各国在自然灾害面前都难以幸免。共有12个国家受到此次印度洋海啸的直接影响,其他39个国家的公民在海啸中丧生。自然灾害虽然一般只对特定地区产生影响,但其效应往往波及更广。

2、仔细对沿海地区土地利用进行规划,对于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风险至关重要。占全球人口近一半的人目前生活在沿海区域,这些区域容易受到飓风、洪水和海啸等影响,各国政府和地方部门应对沿海区域土地利用进行长期规划,确保将自然灾害风险降至最低。

3、公众的防灾意识可对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发挥关键作用。印度洋海啸中有不少例子,一些人由于具备有关知识,及早察觉出海啸来临的危险,结果成功挽救了成百上千人的生命。

4、早期预警能够拯救生命。印度洋区域如果拥有海啸早期预警系统,可能有数以千计的人不会丧生。印度洋海啸也突显出加勒比和地中海沿岸国家由于缺乏区域性海啸预警系统而可能面临的危险。

5、各国在灾难袭来时和灾难来临前都应进行合作。很多国家迅速为受印度洋海啸影响的国家提供了帮助,但世界各国也应在灾难来临前提早进行合作,比如说合作建立区域性预警系统。

6、有效减灾依赖于科技界、政府部门和社群组织的紧密互动。各国需要加强这种联系,为避免灾害今后继续造成重大人员、经济和社会损失奠定基础。

7、制定和实施合适的建筑规章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受灾风险。比如说,如果能够制定出管理沿海地区新建房屋的有效规章,设计多层建筑时能够在更高层提供避难场所,那么也许可以减少未来海啸所造成的人员伤亡。

8、人道救援除了满足直接的救济需求外,还需要更多地投资于灾害预防建设。救援计划应将防灾包括在内,以从长远角度降低灾害发生危险。

9、实际行动和良好的协调,对确保生命安全非常关键。各国政府需要采取实际行动来表明其努力降低灾害风险的政治意愿,比如说为减灾提供预算。要想有效防灾,联合国机构、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协调也必不可少。

10、通信部门和媒体可在减灾中扮演重要角色。通信部门和媒体可通过电话、移动通信、电视、广播、通讯社和因特网等渠道,为增强人们防灾意识和进行灾害早期预警等作出贡献。媒体能够帮助人们形象化地了解灾害危险以及降低危险的可能选择。 (记者毛磊 何德功)

新华网 2005年01月22日


世界减灾会议强调志愿者作用
世界减灾会议关注受灾儿童
世界减灾会议 专家呼吁大城市地下开发时应加强防灾
国际减灾机构:印度洋海啸为减灾提供十大教训
民政部长李学举阐述中国减灾倡议
联合国世界减灾会议18日上午在日本神户开幕
减灾世界大会将召开 最大地震模拟器亮相日本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