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选展望:施罗德和施托伊贝尔鹿死谁手  

    9月22日,德国将举行第15届联邦议院选举。这是德国本世纪的第一次全国大选,其结果令世人关注,究竟是现任总理施罗德连任,还是挑战者施托伊贝尔让联盟党重新成为执政党。

    两派之争各有千秋

    在德国大选举行前夕,德国民意调查机构不断地发表调查结果。德国著名的“阿伦斯巴赫”、“福尔萨”等5大民意调查机构从年初开始几乎每星期都公布大选调查结果。直到8月底,由社民党和绿党组成执政联盟在民调中始终处于劣势。但在不久前举行的民意测验中,执政联盟却突然峰回路转,支持率直线上升。现已形成施罗德领导的社民党和施托伊贝尔代表的联盟党平分秋色的局面。

    “阿伦斯巴赫”本月18日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联盟党的支持率为37.3%,社民党为37%。根据“福尔萨”的最新调查结果,社民党的支持率已由8月初的35%上升到40%,联盟党则由41%降到了38%。

    经济仍是大选焦点话题

    今年德国大选参选党派有20多个,在它们的竞选纲领中,经济、就业、社会福利等选民最关心的问题都被放在了显著位置。

    社民党提出,将继续推行财政紧缩政策,力争到2006年实现财政平衡,并以此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为降低失业,社民党还提出了以开发低工资岗位为重点的促进就业计划。在外交政策方面,强调要继续执行现行政策,主张德国在双边和多边机制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联盟党提出,要分别将所得税的最高税率,工资附加费以及公共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降到40%以下,并希望通过降低低工资收入人员的社会保险费以及通过国家补贴来创造新的工作岗位。联盟党还强调保持外交政策的延续性,主张深化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强德国的双边及多边合作和在国际机构中的作用。

    绿党突出了环保和社会问题,强调保护生态、保护消费者和机会均等,并提出改革德国现有的失业和社会救济制度,建立基本保障金。在外交方面,绿党提出全球化要体现公正,并主张加强联合国和欧安组织的作用。

    五党派有望进入联邦议院

    德国实行议会民主制,由议院选举出的联邦总理负责组阁,政府通常由议会中议员占多数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因此,取得联邦议院选举的胜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取得了组阁权和执政权。

    目前,基民盟和基社盟联合组成的联盟党以及社民党、绿党、自民党、民社党等20多个党派已经通过德国联邦选举委员会的审查,取得了参加竞选的资格。届时将有3542名候选人角逐下届联邦议院的598个议席。分析家认为,本届大选真正有望进入下届议院的只有社民党、联盟党、自民党、绿党和民社党5个政党及政党联盟。

    根据德国《选举法》,本次大选拥有投票权的德国选民共有6120万人,每个选民拥有两张选票。第一票用以选出选民所在选区的候选人,并根据简单多数原则,由获得选票多的人当选。在本届大选中,将有半数议员,即299名议员通过这一途径直接进入联邦议院。选民的第二票用来选举政党。各党的第二票得票率不仅决定其分配议员数量的多少,也将直接关系到该党在联邦议院拥有席位的比例,从而对该党能否成为执政党举足轻重。

    施罗德在竞选中略占上风

    本届大选的最终争夺在社民党主席、德国现总理施罗德和联盟党候选人施托伊贝尔之间进行。两人现已进行了两轮面对面的电视辩论。从目前情况看,施罗德及他所领导的社民党略占上风。

    首先,施罗德在最近处理德国东部和南部地区特大洪灾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较强的领导和工作能力,赢得了民众、尤其是东部地区不少选民的信任。其次,现政府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在伊拉克问题上所坚持的反战立场得到了多数德国人的认同。第三,施罗德利用两次电视辩论的机会成功地展示了他的个人魅力和领袖风采,对传统选民起到了较好的动员作用。

    但社民党执政期间在经济方面建树不大,尤其是施罗德没能实现要在任期内将德国400万失业人员降到350万以下的承诺,成为社民党和施罗德的软肋。去年秋天以来,德国经济增长乏力,破产浪潮席卷全国,失业人数居高不下也是社民党在选民中的支持率曾长时间落后的重要原因。

    与施罗德相比,联盟党总理候选人施托伊贝尔的个人魅力略显不足,但他从就业方略、经济政策、国内安全等德国现政府的薄弱环节入手,提出了废除提高生态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促进东部发展、利用德国的教育和科研优势开拓劳动市场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赢得了相当多选民的支持和认同。

    虽然施罗德的社民党略占上风,但施托伊贝尔代表的联盟党也不会轻易放弃。本届德国大选究竟鹿死谁手,只有在22日投票结束后才能见分晓。

    新华社 2002年9月20日


选票比布什更重要 施罗德向美国说“不”
德国大选未至 贩卖选票先行
电视辩论——选举?选秀?
德国总理候选人首次电视辩论
水灾导致德国政治气候变化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